一、 概述
“富二代”一说,始出于《鲁豫有约》,泛指改革开放以来成功民营企业家的子女,他们拥有过亿的身家。随着“富一代”的老去,“富二代”的成长,财富的交接成了大多数富豪共同面临的问题。而提起“富二代”,社会上总爱冠以贬义的色彩,总为他们贴上“败家”的标签。其实,对于“富二代”这个新群体,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在他们身上有着无可厚非的共同点,但如果想营销“富二代”这个市场,我们还应该分类进行研究。
二、 富二代分类研究
无论哪个群体,其内部总会有好坏优劣之分。就像学生群体一样,如果按照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来划分,可以分为优秀学生、中等生、差生。而对于富二代群体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状况、所接受的教育等等都各不相同,当他们接过老子的过亿财产时,必然也会有不同的命运。大体来说,富二代的遭遇,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 有知识成功型
富二代的父辈,通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跻身贵族行列。作为贵族子弟,他们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长大,接触到很多上层社会才有的东西,他们的眼界比一般人开阔。有着丰厚的知识积累,加上自身的努力,成功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金龙机电的董事兼副总经理金美欧,是典型的有知识成功型富二代。她是金龙机电实际控制人金绍平的千金,拥有硕士学历,2009年金龙机电招股的说明书中显示,金美欧身家已经逼近3亿。像金美欧这种类型的富二代,在社会上并不是少数。他们让“富一代”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得以延续下去,骄奢淫逸不是他们的作风,有品味的生活才是他们的追求。名车豪宅仍然是他们的所爱,正如前不久在京郊某赛场举行的一场超级豪车聚会,参与者大多数是娱乐圈和体育界明星,其余皆为富二代。60余辆跑车,总价值超过3个亿。特别是房祖名的爱车,价值三千余万,全球仅五辆。有个性、有品味,才是他们的追求。
(二) 纨绔子弟败家型
福州某一有名地产商的独生子,从他上初一开始一直到高二,期末考成绩没有一科及格。即使该地产商痛心花钱将儿子送去澳洲学习,还是没能让儿子拿到文凭。在五年里面,这纨绔子弟花掉了200多万元。再如江苏淮安的另一富二代,一个星期有六天是在夜总会里度过的,剩下的一天,在桑拿房休息。每天开销三四千块不说,竟花30万在镇江包养了一个情人。这些挥金如土的富二代,才是真正被贴上“败家”标签的纨绔子弟。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社会上多了一种服务——“富二代”培训班。富二代培训班由浙江首创,之后上海交通大学也模仿推出高校富二代培训班,并联手美国西点军校、英国剑桥大学、欧洲商学院等世界级名校开展培训。富二代培训班是基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但也有让人质疑的地方,这是不是又一起有研究有策划的营销行为?富二代培训班还不是打着天价搞噱头,这跟所谓的贵族幼儿园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三) 顺其自然型
这一类人在整个富二代群体中比较平庸,他们的经济基础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虽然他们的父辈在淘金的年代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但远远够不上腰缠万贯的富豪。他们能接受到比普通人稍微好些的教育条件,在事业方面也表现得比较勤奋、积极上进,创业或者继承父业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但是和真正的富人相比,他们的事业规模不会很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算不上真正的富二代。
三、 富二代群体特征
前两种类型的富二代,都有着令人惊叹的家产,而他们的命运,又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父母重视教育的,对子女要求也严格,在优越的成长环境下,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了成功之路。而沉迷于优越的物质条件的,自小吃不了苦,心理素质低下,最终不仅一事无成,反而对已有的资本肆无忌惮地挥霍,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因此而走下坡路。这两个极端,群体特征在他们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1) 先赋与自致
富二代是一种先赋角色,他们的财产来源于父辈的转让或者直接继承。丰厚的资本与良好的成长环境,是他们优越于其他人的先赋条件。在这种前提下,个人的自主选择性则影响着他们的自致角色。成功型的富二代,良好的教育锻炼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他们珍惜父母的家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最终选择了一条或异于父母选择但仍然有发展前景的道路,或者投身于IT产业、软件开发等高科技行业。而败家型的富二代,则贪图享乐,将自己置身于花天酒地中,甚至做出一些为世人所啜泣的事。像之前杭州发生的宝马飙车撞人事件,正是这种纨绔子弟。
2) 期望与冲突
作为一代创业致富的企业家,在其后期考虑得更多的是继承人问题。他们自然期望自己的儿女能接手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他们注重子女的教育,甚至送子女出国接受先进的教育。但富二代接受了不同于父辈的教育之后,在企业的投资、发展、管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不完全认同父辈的所作所为,投资风险意识更强,企业战略目光更远,父辈却觉得他们过于激进,不敢完全放手。在这样一种冲突当中,富二代往往会顾及到父辈的期望,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从而使家族产业不至于衰败。
3)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的一种现象。富二代的成长就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他们在各种竞争中具有天然的优势,雄厚的原始资本、先进的教育、优越的社会地位。利用父辈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他们可以进一步投资拓展,使财富越滚越大。在个人的发展方面,他们站在比父辈更高的起点上,不必从底层开始打拼,也不必付出跟同龄人一样的心血。
4) 社会认同与自我类型化
富二代是社会公众所给予的一个社会标签,他们对自身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富二代的一种自我意识。基于这种意识,他们会专注于自身群体的成员关系,形成兴趣爱好的组合,或者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组合,甚至在参加交际活动中寻找生意上的伙伴。久而久之,他们逐步限定了自己的交际圈,完成了富二代群体的类型化。
5) 社会类化
公众在谈论富二代这个群体时,基本上已经把他们当作一个类型了。而纨绔子弟各种荒唐的行为,使富二代群体蒙了不少冤。一谈到富二代,马上跟集体吸毒、马路飙车、包二奶等联系在一起。富二代跟社会公众的社会地位差别太大,无论在哪方面,都很少有交集。人们对富二代的认识比较片面,听到不好的消息就直接往富二代身上贴。败家的富二代,毕竟不是大多数。在正确对待富二代这个群体上,必须明确富二代不是只有单一的类型。
四、 结语
富二代是一个为数不多的群体,他们也在以自身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富二代也是年轻人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群体特征,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正确认识富二代,积极开拓富二代市场,他们丰厚的资本,将会给市场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