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童话的力量


 

1、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童话的?

    我是从中学时代开始创作的,大学一年级开始发表童话作品。

2、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小时候看过郑渊洁童话,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职业最酷,一是当宇航员,一是当童话作家。当宇航员的特权让杨利伟给抢去了,只好当童话作家。

3、 以创作的角度和状态来说,您认为自己的童话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的童话分两种,一种是唯美型的作品,偏爱悲剧,比较感伤,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和深度,比如《人鲸传说》、《最后一匹狼》等;另一种是夸张型作品,十分热闹,强调创意、想象力、现代意识和游戏精神,比如《耳朵出逃》、《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外星鬼远征地球》等,这类作品虽是喜剧,但我还是希望有人文的深度在其中,让读者“含泪地笑”。

4、您更多的专注点在哪儿?

    这两年,我着力打造的系列童话作品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和《外星鬼远征地球》。同时,也计划写一套新的系列《幻想大王奇遇记》。

5、 同时,作为中国第一个迪斯尼签约作家,主要是哪方面的工作?

    我主要是为迪士尼创作以迪士尼经典形象为主人公的幻想小说(有带有很强的童话意味),比如以米老鼠、唐老鸭、高飞为主人公的《功夫米老鼠》。这套书已出版了第一季,在大陆和香港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签售和宣传活动。

6、在这个身份之下,您创作童话时,会更关注什么?为什么?

    我会更关注作品的国际性,从迪士尼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他们的优秀经验。另外,我对自己的创作要求也更加严格:保证作品的品质和美誉度,作品定位是“系列化、偶像化、高端化”。尤其是“高端化”,我很重视,主要接受影响力比较大的合作者的约稿,一般不接杂志的小约稿,所有的创作,都会围绕我自己的体系来完成。

7、 就您自己而言,童话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童话让我的生活比较愉快和阳光,也使我获得了可以不介入世俗事物的物质条件。我可以不按大多数人的所谓规矩去办事,可以拒绝各种潜规则,不用看人的眼色生活,精神上很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爱童话,因为童话让我的生活也充满了童话和奇迹。

8、你喜欢什么样的童话?为什么?现在还看吗?

    我喜欢真诚的童话,有想象力的童话和独创性强的童话。我每天都看书,看童话,只要有可能,就手不释卷。

9、 你是怎么定义童话的?你觉得童话意味着什么?

    童话在纯粹性上,是最接近于诗的作品,它也是正常生活之外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它表面看起来光怪陆离,荒诞不经,但它常常能触及生活的本质、生命的真谛并能让读者用不那么功利的眼光去看一件事情。

10、仅仅是儿童读物,还是人们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方式?你怎么看待?你觉得成年人需要童话吗?为什么?

    童话不仅仅是儿童读物,尤其是现在,很多白领都读童话,有些出版商专门为白领们出童话作品,比如《为自己远征》、《你就是王子》、《星尘》等。《小王子》更是受到不同年龄段读者的欢迎。另外,数年前的IT读物《谁动了我的奶酪》,也是童话。我不想把童话的作用和功能过于夸大,但是,现代人的生活太功利,童话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成年人返朴归真,认识自己,回忆童年。

11、童话能带给孩子们幻想、憧憬和力量,带给成年人单纯又深入的思考,现在的你和小时候的你,对童话的看法发生改变了么?

    有变化。小时候把童话当读物看,就是觉得好玩,喜欢。现在因为它是我职业工作的一部分,带有工作性质。另外,有一些儿时觉得非常好的童话,现在感觉写得不是很好。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也进入了专业行列,是用专业而非读者的眼光看问题。

12、你觉得目前国内的童话市场是什么样的状况?你怎么看待?

    童话的潜在市场非常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深受孩子的欢迎,他也一直排在作家富豪榜的前3名。

    童话对于孩子来说,是固定的生活食粮,市场永远不会差。

    另外,对于成年人来说,尤其是白领以及那些心理年龄还比较小的成年人,励志、感悟、寓言体的童话小说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只不过是出版商们还没有太发现这块处女地。

13、你主要从事的工作,哪些是与童话相关的?

    我的工作分三个板块:童书创作、动画编剧、儿童文学及动画研究。这三个板块都与童话息息相关。

14、你希望通过自己的童话及工作,给人们(孩子和大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希望给我的读者带来快乐,如果有可能的话,再给他们一点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