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的价值在于“粮”


中粮的价值在于“粮”

中粮集团,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在中国是最大综合粮油集团。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仅仅拥有一间如此企业,实属难堪。谁都知道,美国作为现代高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农业产业同样垄断着全球的农业,从上游的种子、到种植、到收成、到物流分销、到贸易、到品牌。
 
中粮集团在经过前几届领导的打造和蜕变下,已经初步具备了规模和架子。但笔者的浅见是她的商业模式应该再一次地蜕变。全产业链的理念固然有道理,但按照现在的更多地注重下游终端产品的产业布局,中粮集团更像一个以消费品为主的食品集团,而不是一间粮油集团(尽管她也有食用油、稻米等)。而一间是食品集团对于国民经济又有多少价值呢?再多的巧克力、再多的休闲食品、再多的红酒,除了满足富裕起来的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外,对于国家的粮油安全又有多大的份量,更不用说与嘉吉这样的世界粮食霸主竞争了。仅仅是食品企业,是否与“中字头”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社会责任相符呢?
 
另外一个方面,中粮现在的商业模式并不十分的环保,反而有高碳、资源消耗的嫌疑。看看中粮集团的产品线,绝大多数是快速消费品,其副产业就是巨量的包装品、包装物和包装材料的消耗。质量的产品包装,从塑料、铝罐、纸盒,无所不包。每消费中粮产品的同时,必定伴随大量包装物的丢弃,,,以至于中粮集团自己就拥有一个独立的包装企业,专门生产集团内部对于包装物的巨大需求。
 
再者,全产业链不仅仅意味着物理形态上的拥有。中粮集团多年来投入巨资打造“五谷道场”方便面品牌,但市场效果并不明显。如果这些资金用于粮食和食用油等关乎社会大众的上游粮油产业,社会效果也许更好。
 
中粮集团的对标者应该是嘉吉,而不是联合利华。作为一间肩负国企使命的企业,中粮应该志向更加高远、承担更多的国家粮油安全的责任。希望中粮集团尽快蜕变,回归到当年注重粮油贸易的“老路上”,脱离那些充分竞争性的食品产业,照着嘉吉公司的样子,等多地向着粮油产业的上游粮食、下游的大宗粮油贸易与金融产业发展。或者,将集团产业分立,独立成立一个真正的粮油板块;因为,中国不需要中粮这样的食品企业,更需要中粮这样的粮油企业!时代在变,商业模式也要变。
 
一家之言。
 
企业管理咨询业的领导者-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亚太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
发布者:陈司星 | 标签:战略管理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