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与劳动力价值


前几年用工荒只在东南沿海地区时有发生,兔年伊始,却在全国范围蔓延,似乎成为一个风潮,劳动力价格一路飙升,仍是招工难、留人难,企业真的有点慌了。媒体报道:湖南、重庆,叫板东南沿海。上海,用工短缺让企业左右为难。南京,上万岗位招工不足一成。广州,再没人应聘就去东南亚招了。

 

是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降临中国了吗?从理论上说还没有,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农民工总量2.3亿,外出打工者1.5亿,城市也有剩余劳动力,我们的城镇失业率还在4.1%。人社部部长最近说:“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那么,为什么现在感到劳动力吃紧呢?其实,这是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力价值变化,引发的一次结构性用工短缺。

 

所谓劳动力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支出的费用。09年以来,国内CPI持续上涨,多年来的低工资收入水平已难以保障劳动者的正常生活,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增长的多元需求。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三农产业政策的宽松,还有各项劳动法规政策唤起的劳动者维护权益意识的觉醒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带来了就业和用工上的结构盘整。重庆火车站打出横幅:到哪都挣钱,何必去沿海。湖南一大型招聘会的标语:家乡工作就是好,工资福利也不少。有的打工者说:我到大城市月薪3000,不如在家月薪2000,那儿房租每月就要1000多元,沿海城市自然会感到用工难。就业者对雇主的工资水平、规范管理、工作环境、花费成本、成长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挑三拣四,那些条件相对差的公司自然招不到人。前程无忧网调查报告,2010年19个行业的员工离职率为18.5%。你就是招进门了,人也留不住。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即使愿出高价也招不到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目前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不支持。

 

这次用工荒,倒逼着企业涨工资。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工资会增长139%。可是,面临着原材料、动力、运输、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只上不下的局面,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企业如何承受呢?现在已经有的企业陷入按人数去接定单的窘境了。这一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是低劳动力成本的时代结束了,高成本条件下如何持续赢利,如何善待员工,如何生存和发展。

 

马克思一生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完成了《资本论》这个划时代的巨著。恩格斯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对这种关系的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我们现在面临的其实质就是资本和劳动关系问题。勿庸讳言,企业家就是资本家,打工者就是雇佣工人,是劳资关系就少不了博弈,就有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不管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所以,用工荒说到底是劳动力价值问题。不论中国是否跨过刘易斯拐点,这一资本阶层和劳工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之争会永远存在。

 

201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