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月24日晚,深圳飞往上海的国航CA1894航班上,两个乘客因为对升舱和座位不满,叫嚣“认识你们董事长”、“是白金客户”,并要求下机。其他乘客被迫无奈下机。恰逢天气不利飞行,其他乘客郁闷地在深圳住一晚,第二天才返回上海。两个“特权人士”的嚣张气焰引起了众怒,国航极其失败的处理使一项普通的工作演变成一场举国皆知的“白金卡闹剧”。
提前声明一点,鉴于国航和中石化、中石油等具有相同的基因,马尔西奉劝各位不要为国航白操心。而且,马尔西断定,此事对国航来说是一阵风,毫发未伤,根本不会在乎,且不会长记性。
学习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习他人的失败。航空公司就是个服务性机构,虽然我等非特权人士没有享受到像样的服务。不过,国航的“白金卡闹剧”对商场、酒店、餐馆等服务性机构有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
1,现场要有发言人。两个特权人士大闹,引起其他乘客不安、猜测的时候,不同的乘务人员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导致乘客心中的疑问不断扩大,不满逐渐加重,为事态的扩大化埋下伏笔。重视公共关系的机构都会有发言人来回答疑问。发言人的回答保证信息单一、集中、权威,预防了事态的恶化。例如,餐馆都有大堂经理,酒店有值班经理就是这个道理。
2,尊重受损方的情感。乘客无奈下机,重新安检,以为可以飞的时候,广播告知大家航班取消,原因是例行公事的“天气原因”。在正常情况下,例行公事是安全的。但在乘客被特权人士折腾,满腹怨言,且情感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安抚的情况下,例行公事就冷血了。雪上加霜的是,国航在广播的时候也并没有就特权人士的闹剧道歉。“受伤”的乘客们的情绪只能四处自找发泄,有人在微博上直播闹剧和国航的不恰当举措,有人气愤地向闻讯而来的媒体诉苦,有人讨论起诉国航。很快,微博、论坛、报纸上到处是乘客们的不满,国航一下子火了。马尔西在管理公关危机培训中给出的一个建议是:尊重受损方的情感,学员们频频点头,表示记住了。呵呵,学员中没有类国航学员。
3,涉及的高层不能失声。两位特权客户声称认识“国航董事长”。国航、国航董事长对此一声不吭。这给公众一个印象:国航董事长的朋友都是如此蛮横,缺乏公德心的特权人士。这样的董事长掌管的公司能提供优质服务吗?当然不能。套用网络用语,“国航董事长”要火!国航的心思很简单,就是怕撇清和这两位闹剧的主角引来不可测的负面舆论,所以干脆来个噤声。其实没那么可怕。国外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国航随便借鉴一个就能把这个事情解决,例如声称并不认识,但欢迎认识,并希望支持国航工作。国航董事长再来个致各界书,谈下服务理念,表下改善服务的决心。多好的一次“洗白”机会竟然被白白浪费掉。
4,自大只能导致失控。国航自大惯了,这次依然如此。不过,此次国航遭到了报复。在两位闹剧主角被引导到一辆中巴士上,门窗紧闭的时候,现场失控了。愤怒的乘客打开门窗,把男特权人士拖下来。混乱中,男特权人士被踹了几脚,忙趴在地上。特权人士这时候应该非常恨国航,国航给白金客户提供的服务太差了!若不是警察介入,事态还会恶化。若那样,国航该如何收场呢?
5,事主要正面回应公众质疑。25日被媒体广为报道的事情,到26日,媒体联系到的国航人竟然是两个不愿意公开全名的人,且此二人均没有对白金卡闹剧正面回答。舆论24小时都在生成、传播、变大的互联网时代,不利国航的舆论如雪球越滚越大。当然,对国航是不在乎的。如果你不是国航,马尔西还是强调,事情发生后,不要回避,躲是没有用的,站出来大声回答公众的质疑。沟通不会死人,不沟通才会死人的。——欢迎转载,请注明版权信息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马尔西http://www.przero.cn/post/485/
国航“白金卡闹剧”的危机处理教训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