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没有吃过川菜?


  文/端宏斌
  
  老端注:有博友反映,经常看老端的经济学文章,越看越郁闷,因为感觉这世道越来越没法活了,那么今天就来谈谈轻松的话题:请问诸葛亮有没有吃过川菜?
  ——————————————————
  几天前,老端和朋友聚餐,地点是在一家比较有名的川菜馆,一看到这个饭馆我就有点晕,因为我不吃辣,每次吃了辣的菜,回家都会肚子痛,但是由于其他人都喜欢吃辣,所以只能少数服从多数了。
  
  席间有人问:你们谁知道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川菜是哪个?众人回答不知。他自己公布答案:是宫保鸡丁,洋名叫Kungpao Chicken,这东西在西方国家几乎泛滥成灾,就像中国人一提意式菜谱就想起“意大利面”一样,洋人一说起中国菜就想起宫保鸡丁来了。说起宫保鸡丁的历史其实并不太长,话说清朝时候有个人叫丁宝桢,他官至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他家厨子做的鸡丁特别好吃,于是别人就把这种做法的鸡丁称为宫保鸡丁。原来这么著名的川菜,竟然到清朝才被发明。
  
  接着又有人问: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吃过川菜呢?这个问题有深度啊。当年诸葛亮想出三分天下之计,告诉刘备说,蜀中物产丰富,占了这块地方作为根据地就可以反攻中原。为什么蜀中被称为天府之国?那是因为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这使得川西平原常年有水灌溉,粮食产量长期稳定。这么看来,诸葛亮肯定吃过川菜,而且还吃了好几十年。但那时候的川菜,和后来的川菜是一回事吗?
  
  人人都知道,川菜的一大特色就是辣,不少人认为,四川人喜欢吃辣的原因是当地的气候太湿,所以要用辣椒去湿气,这个解释有没有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四川人并不是一直以来就吃辣的。辣椒的原产地在墨西哥,当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之后,辣椒才传入了欧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辣椒终于传入了中国,四川地处内地,事实上几乎是中国最后一个接触到辣椒的地方,而沿海的广东、浙江虽然接触的早,但对辣椒的兴趣不大。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辣椒更适合在内地生长。
  
  另一种带有辣味的调味品叫胡椒,从名字上看就知道非中原之物,凡是名字中带有“胡”字的食品,基本上都是从西域来的,胡椒的原产地在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唐朝,估计和唐僧取经还有点关系。其他带有胡字的东西,例如胡萝卜、胡豆、胡桃、胡瓜、胡菜(香菜)等等都是从西域传来中国。
  
  美洲的土著人贡献给世界的食物有很多,除了辣椒之外,还有玉米(番麦)、地瓜(番薯)和西红柿(番茄)等等。这些带有“番”字的东西大多是从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明朝时候中国人口不到1个亿,但是进入清朝的康乾盛世一下就涨到了3、4个亿,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开始大范围的种植那些高产的农作物,比如番薯和玉米,故此康乾盛世又被称为番薯盛世。与此同时,世界的人口也经历了一轮暴涨,可惜提供这些食物的主人——美洲土著,却几乎灭绝。
  
  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千万不要把那些帝王将相的作用想的过大,假如明朝末年清兵没有被放入中国,那么很快番薯、玉米将得到推广,并大大缓解中国的人口矛盾,接着可能又是另一轮的盛世。所以换一个人当康熙,或者换一个人当乾隆,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
  
  大家现在对唐朝的评价很高,但事实上唐朝的人口规模从来就没能够超过隋朝,所以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并不是皇上有多么的英明,最主要的原因是之前的战乱使得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那些没死的人就相当于大幅度的提高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所以你只要愿意去耕田劳动,你就会有收获。但如果人口多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算再努力的去劳动,也没有足够的田让你耕,于是这个社会就陷入了动乱。让我们考虑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中国人口突然之间减少了6亿,那么你抱怨的房价问题就直接解决了,但前提是你还活着。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诸葛亮有没有吃过川菜?答案是,他吃过三国时期的那种川菜,但是没有吃过明朝之后的那种川菜,这两种川菜有大区别,前者一点也不辣,后者辣的要命。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自《老端的观点》,媒体联系wavow.duan[AT]gmail.com,谢谢
  对于本文您有任何的意见或疑问,欢迎在下面留言区一同讨论。
  —————————————————————————————————
  老端五星评价著作《投资魔法书》(原名《开放思维投资》)现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