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红利如何红得更正更火


 

  国企红利再一次受到社会关注,是一件大好事。但要让其红得更正更火,就必须在红利的收缴上下功夫,实现应收尽收;在红利的支出上做足文章,做到该支快支。

  首先,要正确理顺、充分利用红利收缴和支出的辩证关系。简言之,红利的收缴和支出,如果是建立在科学运行基础上,那么就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即:收得越多,才能支得越多,因为收是支的必要前提;支得越多,才能受得更多,因为支能为收夯实更好基础;收支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其次,在红利的收缴上,应收尽收。一是要科学分红。现在社会关注的主要是分红的企业范围和标准,建议对所有盈利的产业和企业都纳入红利收缴范围,不可偏颇。收缴的标准则因企制宜,在国有独资和绝对控股企业要建立独立的外派董事会,对利润分配进行决策,惟其如此才会避免内部人控制,尽量科学公平;在其他类型国有企业,由于投资多元化,则相对公平些,国有股和法人股、自然人股平等分红。二是要尽可能不采用转让方式取得收益,只要是市场前景广阔,就应该将拟转让的股(产)权入股新重组的项目企业;当然,并不完全排除转让方式,关键是要深入论证、科学决策。三是要科学控制畸高薪酬,降低人力成本,相应增加利润和红利。要把垄断行业畸高薪酬下大决心、下狠功夫下调,严格控制在当地职工人平薪酬的三倍以内;要科学考核所有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既发挥好激励作用,又不畸高,还奖罚分明。对完成考核任务且增盈、盈利和减亏企业,基薪控制在3倍以内,年薪(包括基薪和绩效薪金)上限控制在本企业人均工资水平的12倍以内,任期薪金在此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对完成考核任务但减利、亏损、持平和增亏企业,要相应扣减绩效薪金,任期薪金在此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对没有完成考核任务但增盈、盈利、持平和减亏企业,基薪控制在3倍以内,相应扣减绩效薪金,任期薪金在此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对没有完成考核任务且减利、亏损和增亏企业,不仅要扣减绩效薪金,还要扣减任期薪金,甚至追究扣减基薪。

  再次,在红利的支出上,要专款专用。一是红利的支出主要用在资本性支出上,即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安全等需要,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推进产业提升和经济发展。惟其如此,才会做大做强国有经济,才会发挥好国有经济的“三力”,才会为支出提供更大的蛋糕;二是红利的支出要有一定的费用性支出,即用于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方面的费用性支出,如用于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改善困难改制企业职工生活水平,促进经济转型,维护一方平安,这也是担当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红利的支出要依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统筹安排一定的支出,必要时要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项支出,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