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鹤岗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1年02月24日 15:14:00
 
 

 

   

         市长张雨浦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房宝树摄

       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会场 记者房宝树摄

  东北网鹤岗2月24日讯 昨日上午,鹤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人民剧场隆重开幕。

  整饬一新的会场内喜气盎然,主席台前花团锦簇,上方悬挂着巨型国徽,十面鲜艳的红旗耸立两侧。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269名人大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来到会场,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集思广益,议政建言,凝心聚力,共同谋划我市科学发展、跨跃发展的新蓝图。

  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坐。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杜吉明、郭桂荣、于冶铭、马文成、伍鹏、马智凯、李学智、孙伟涛、赵永喜、李金春、应博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市领导张雨浦、徐祝新、梁成军、谢宝禄、赵晓岩、杜荣家、刘红岩、刘德诚、王瑞、马冲、梁贞堂、谢殿才、杨贺新、于会文、袁正岱、王书雅、赵广东、张涵、袁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德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姜廉,鹤岗军分区司令员刘福祥,鹤矿集团总经理白小平,龙煤鹤岗分子公司党委副书记吕新华,鹤岗师专党委书记谢玉芝,市长助理、鹤岗师专校长边炳鑫等及群团组织负责人在主席台就坐。

  在主席台就坐的还有市级离退休老领导陈海山、张珠钰、韩玉祥、安永范、张玉珍、王宪林、李荣堃。

  8时,大会执行主席杜吉明宣布大会开幕,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张雨浦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报告》分为“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和2011年主要任务两个部分。(全文另发)

  《报告》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们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力迎战自然灾害,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稳健驾驭复杂局面,不仅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考验,而且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项目建设实效突出、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现“三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712”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000亿元;同时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报告》提出,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五先一创建一全力”的发展战略,突出项目产业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确保城市稳定平安,努力实现跨跃发展,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报告》提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工业增加值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同时,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居民收入占收入分配的比重等体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要稳步提升。

  《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更加注重项目建设,突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更加注重园区建设,突出提升产业项目承载能力;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突出增强区域整体经济实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突出抓好十大工程;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突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会上,听取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德臣作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姜廉作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桂荣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赵晓岩作的关于候选人情况的说明;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

  出席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部分市直机关部、委、办、局和中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市政府办事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驻外机构和其他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群众团体、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和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