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明白人?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金钢钻,就甭揽那磁器活儿。就你那点智商,连爱国都不够,还叛国呢,不是找死么?所以啊,选择了秘密工作,就选择了将生死置之度外,什么金钱,什么美女,都必须视如粪土。否则,你就距离变成粪土不远了!
前几天,儿子问我:“老爸,你说现在还有间谍,还有搞情报的吗?”当然有,只要国家存在,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刺探对方的情报就永远不会停止。只不过这条战线的特性决定了它不管进行得如何惨烈,外界都蒙在鼓里而已。
秘密特工使用无线电控制的机器鲶鱼游到敌人附近刺探情报,如果间谍片中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定会遭到影迷的嘲笑。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上世纪70年代确曾研制这种设备,取名为“查理”,用于收集情报。日前,YouTube的中情局频道Flickr的中情局网页曝光了“查理”以及其他一些特工装备,这些装备的怪异程度甚至超过科幻影片。
中情局曝光的这些器材甚至会让007年影片中的Q博士都嫉妒不已。中情局表示,网站允许网民以一系列新方式了解中情局的各种信息。YouTube的中情局频道(http://www.youtube.com/user/ciagov)曝光中情局历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娱乐”网民那么简单。

蜻蜓间谍。中情局研制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名为“insectothopter”,是现代无人机的“祖父”
蜻蜓间谍。中情局研制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名为“insectothopter”,是现代无人机的“祖父”
这些特工装备包括一些常见的装置,例如微型照相机、窃听装置和密码破译机,除此之外的一些装置就连最富有想象力的阴谋论者也无法想象。其中一个最具创造性的装置当属“取信器”,这是一个类似镊子的装置,可在不打开信封的情况下插入信封一侧。信件随后被卷出,里面的内容从此不再是秘密。阅读之后,信件被重新放回信封并寄出,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被动过手脚的痕迹。从工程学的角度上说,取信器的设计十分简单,但却非常实用。
除了看似简单的装置外,中情局也研制了一些复杂的机器人装置,例如“查理”和“insectothopter”,前者是一条无线电控制的机器鲶鱼,携带通讯装置,后者是一个机器蜻蜓。“查理”和“insectothopter”均由中情局的研发办公室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旨在探索微型平台的情报收集能力。
“查理”是否曾被用于刺探情报是中情局的一个秘密。“insectothopter”仍旧是理论上的一款装置,即便是当前体积最小的照相机体积也是“insectothopter”的2倍,重量则至少是它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