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有自由的意志,而机器人只会按照程序来工作。我们比机器人高级的多,我们不可能只是物质的东西。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吗?稍微有一点物理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说。心灵是否是独立于肉身的?你看到的,只是我的心灵,通过我的手,所进行的文字性表达。而没有看到我的body。数学中的数字虽然我们在美轮美奂的故宫也找不到(在现实世界都找不到),但它却是我们的心灵可以想象出来的。比如1,1是什么?一条龙?还是一头狮子?还是一个政党?物理学中的对称性虽然我们在故宫也找不到(在现实世界都找不到),但它却是我们的心灵可以感知出来的。比如故宫建筑群,看上去布局是对称,比如:雪花,看上去是结构是对称的。对称是无形的。数字是无形的。正义是无形的。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无形的事物无法被摧毁。思想也是无形的,并且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革命思想是无形的,他不会随着革命烈士的牺牲就化为乌有,他们的信息还在,并且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以华国锋为例。《人民日报》对他的盖棺论定为:华国锋同志一生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他党性原则强,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光明磊落。他勤于学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善于总结经验。他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事业工作。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对华国锋的评价是““中国人民遭到的痛苦和灾难换来了今天整个民族的觉醒。什么叫‘先知先觉’?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思想领先一筹,行动先走一步,原来不想向前走的人也要跟着走这一步……在一个堤坝上,华国锋一锄头打开一个缺口,历史的潮流究竟把缺口冲破多大,这就完全要看人民的力量了,谁也不能事先估计到。”所以,我们说华国锋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典范和楷模。他的思想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一个不愿意为人民幸福而英勇战斗的、明哲保身,不愿意为社会公平正义而战斗的共产党人,不配在领导岗位上尸位素餐,站着茅坑不拉屎。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一次简单的变革,而是一个脱胎换骨、化蛹成蝶的革命!
既然是革命,它一定具有一些不拘泥原来的思维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特质的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去实践革命思想。我们认为革命思想并不能狭义的理解为流血斗争。古代的人经常说”兵不血刃“,意思是说,革命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流血和牺牲。如果我们今天提出”闹革命“的口号,你的第一反应是去搞阶级斗争、批斗、去杀人放火,那我只能说你没文化,已经OUT了。许晓年说中国亟需重振企业家精神,我要说共产党亟需回归革命党的精神。
文化是思想与行为的底盘,她藏在我们的心里面,控制我们的思想和实践行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与我们如影随形。长期以来,各种学术理论主要表现为“美国看天下”格局,可持续发展论述亦有类似倾向。但我们发现中国有很多议题具有发挥空间。实际上,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研究西方文明的根源以及脉络,已经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
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是否拥有理论话语权,谁掌握了理论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如果仅仅跟随在西方理论的屁股后,是无法获得发展主动权的。李稻葵先生可以走出国门用西方的逻辑去化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误解。但用西方的逻辑和话语必不容易化解中国的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现在应该用中国式的话语来解读中国问题,过分沉迷于西方话语,是找不到出路的,当然还要超越左右之争,陷于左右,陷于西方话语,这样的知识分子只会贻害中国。
因此,在中国建构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西方“看不见的手”,更需要东方“看不见的脚”。我们和美国最大的不同:有非常完整的记忆和文化传承的传统,我们如果要让华夏子孙能够在地球上,庄严的站立,庄严的生存的话,我们要保留住我们文明的一个集中地,保留住我们文明的精神象征,而它的起点就是黄帝。所以我们可以将“看不见的脚“理解为黄老道学的主张。我们这些年,已经全面而深刻的体会了“看不见的手”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经济的更好已经造成环境的更坏。因此中国必需回归“致太平” 的生态文化格局,兼顾绿色经济金融、谦卑柔性的人文关怀、以及好山好水的自然资本,让“看不见的脚”成为守望中国而非像埃及民众那样成为践踏中国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