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立广场:儒学复兴利于稳定,不利于创新和发展
早说过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儒家很快就会进入党章、宪法,现在经历百年迫害的孔子,其塑像终于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起来,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虽然还不是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位置,但孔子由遭受批判到重新获得广泛的尊敬,这毕竟是新儒家的一大胜利。
但是,党和国家及全体国民应该明确:儒家仅有利于国家稳定,而不利于国家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儒家学者自孔子以下都不治自然科学-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企图为儒家辩护者就难以从《论语》等书中寻找到有力根据。
其次,儒家五常通过五行对应于人体五脏健康,因不必象西方道德那样需要依赖宗教的维护,这本是中国伦理道德最为优越之处。但儒家自己由于不治自然科学,从而并不如道家或医家那样清楚和认可这种对应关系。在当今的多元文化伦理冲击下,儒家也就失去了更好维护五常伦理的基石。
其三,历代儒家学者极少有人主张创造创新,而创新是中国未来唯一出路。稳定对中国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长远的稳定还有赖于高速发展。航空母舰和隐形飞机我们很快都会有,应该高兴却不值得骄傲,因为这些都是学习模仿的-我不是说我们的技术是模仿的,而是说航空母舰和隐形飞机这些东西本身并非中国发明的,虽然计算机勉强可以说是西方和中国两种文明的共同产物(因二进制程序来源于西方人对八卦的解读),而网络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中国发明的一样。因此,在学习模仿基本已经完成的今天,持续的高速发展只能依靠创新。创新精神却正是儒家最缺乏的精神。而中国一旦丧失发展的高速度,全面超越美国就会成为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日本能够承受中国超越,我们就未必能够承受印度的超越。从理论上讲,人口被印度超越那么经济总量被超越也就是有可能出现的事。到那时国家的稳定恐怕就会有所动摇。因此,要避免苏俄那样的悲剧命运,我们必须稳定和发展两手抓且两手都要抓得足够有力量——一手复兴儒学,一手复兴道家的中华传统科学。复兴道家科学既是为抑制儒家的消极影响,也是为从对欧洲民族科学的崇拜中彻底解放全体国民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中华才可能迎来真正的复兴和崛起。
早说过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儒家很快就会进入党章、宪法,现在经历百年迫害的孔子,其塑像终于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起来,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虽然还不是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位置,但孔子由遭受批判到重新获得广泛的尊敬,这毕竟是新儒家的一大胜利。
但是,党和国家及全体国民应该明确:儒家仅有利于国家稳定,而不利于国家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儒家学者自孔子以下都不治自然科学-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企图为儒家辩护者就难以从《论语》等书中寻找到有力根据。
其次,儒家五常通过五行对应于人体五脏健康,因不必象西方道德那样需要依赖宗教的维护,这本是中国伦理道德最为优越之处。但儒家自己由于不治自然科学,从而并不如道家或医家那样清楚和认可这种对应关系。在当今的多元文化伦理冲击下,儒家也就失去了更好维护五常伦理的基石。
其三,历代儒家学者极少有人主张创造创新,而创新是中国未来唯一出路。稳定对中国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长远的稳定还有赖于高速发展。航空母舰和隐形飞机我们很快都会有,应该高兴却不值得骄傲,因为这些都是学习模仿的-我不是说我们的技术是模仿的,而是说航空母舰和隐形飞机这些东西本身并非中国发明的,虽然计算机勉强可以说是西方和中国两种文明的共同产物(因二进制程序来源于西方人对八卦的解读),而网络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中国发明的一样。因此,在学习模仿基本已经完成的今天,持续的高速发展只能依靠创新。创新精神却正是儒家最缺乏的精神。而中国一旦丧失发展的高速度,全面超越美国就会成为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日本能够承受中国超越,我们就未必能够承受印度的超越。从理论上讲,人口被印度超越那么经济总量被超越也就是有可能出现的事。到那时国家的稳定恐怕就会有所动摇。因此,要避免苏俄那样的悲剧命运,我们必须稳定和发展两手抓且两手都要抓得足够有力量——一手复兴儒学,一手复兴道家的中华传统科学。复兴道家科学既是为抑制儒家的消极影响,也是为从对欧洲民族科学的崇拜中彻底解放全体国民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中华才可能迎来真正的复兴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