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认购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农行将以25.9亿元认购嘉禾人寿定向增发的10.367亿股,增发后农行将持有嘉禾人寿51%的股份。至此,5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控股保险公司的布局。
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作为中小银行代表的北京银行的陆续成功入股保险公司,银行系保险公司已遍地开花,而保险公司也纷纷跑马圈地,参股商业银行。一时间,银保混业俨然是大势所趋。有专家表示,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只是做蛋糕阶段,还远不到抢蛋糕的时候,所以银行进入对整个保险行业发展会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银行系保险公司蔚然成风
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原则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试点范围最后圈定为工行、建行、交行和北京银行。同年1月16日,银监会与保险会签署《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明确规定,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有效隔离风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开展相互投资试点。不过,受金融危机影响,试点推进一度放缓。
2009年11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其中规定每家参与试点的银行只能投资一家保险公司。此外,为防范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监管方为申请入股保险公司的银行设定了较高门槛,并试图构建严密的防火墙。
至此,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已无政策障碍,银保混业进入加速阶段。2009年9月,交通银行拔得头筹,其收购中保康联人寿保险51%股份申请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同时,保监会还同意中国银行收购其香港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所持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并增资。3个月后,建设银行发布消息称,已与ING(荷兰国际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收购ING持有的太平洋安泰50%的股权。
2010年初,中保康联更名为交银康联,并于1月28日在上海正式开业,成为国内首家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同年2月,北京银行公告称,购入首创集团持有的首创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股权已获得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批文,成为迄今唯一一家获准进入保险行业的中小银行。
而在收购保险公司上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工商银行也终于在去年7月确定了具体投“保”方案,计划以70%的绝对控股比例参股总部在沪的金盛人寿,并将方案上报监管部门。
不过,在2010年10月28日与法国AXA安盛、中国五矿就金盛人寿股权买卖交易达成的协议中,工行将持有金盛人寿60%的股权,较之前计划持股70%减少了10%,但仍为控股股东。
2010年12月27日,建行再下一城,成功受让太保集团出让的太平洋安泰1%的股权。加上之前从ING手中收购的50%股权,建行已成为太平洋安泰的控股股东。据《中国保险报》报道,日前,保监会已批复同意建设银行受让ING持有的太平洋安泰50%的股权和中国太保持有的太平洋安泰1%的股权。
与工中建交四大银行相比,虽然农行的进程相对落后,但是步伐却更大了。此次农行拟以25.9亿元收购嘉禾人寿增发的10.367亿股,成为迄今国内商业银行并购保险公司的最大买单,嘉禾人生也将晋升最大规模银行系保险公司。据悉,此次交易的最终完成尚有待于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
保险公司入股银行也不赖
一边厢是银行纷纷控股保险公司,这边厢保险公司也不甘寂寞。一些大型险企抓住机遇入股商业银行,或作为财务投资,或借道商业银行的渠道抢占市场,有的甚至意欲建立金融控股集团。
2006年,广发银行重组之际,中国人寿加盟花旗集团为首的财团,成功获得广发银行20%的股权。此后,中国人寿又于2009年11月参与浙江杭州商业银行增资扩股,获得杭州银行5000万股股份。而据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透露,目前中国人寿投资于未上市公司的资金总额在100亿元左右,包括中国银联、杭州银行、广发行等金融机构。此外,中国人寿还持有民生银行5.70%左右的股份。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曾多次流露出国寿对于推进控股银行的热情,并强调综合金融是国寿的既定目标。杨超表示,中国人寿在选择银行时有一定标准,要按照发展潜力大小,对公司主业发展帮助大小来判断。“不是纯粹为了控股银行而控股,而是要互动。”
而已经基本建立金融控股架构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一方面拥有旗下控股的平安银行,另一方面,又于2010年9月15日,以持有的平安银行78亿股股份及现金26.9亿元,全额认购深圳发展银行非公开发行的16.38亿股股份,最终控股深发展约52%的股权,平安银行则成为深发展子公司。此前,中国平安还于2008年以3.61亿元获得浙江台州市商业银行10.33%的股权。
其他保险公司也在加紧跑马圈地。2009年,中国人保参与了杭州银行的增资扩股。中国太保则于2009年、2010年,分别入股杭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再保险集团也在2009年斥资33亿元,参与了光大银行的引资计划,获得光大银行增资扩股后4.5%的股权。另据报道,2010年8月2日,泰康人寿与天门农村商业银行(筹)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前者拟在即将成立的天门农村商业银行中持有20%的股权。
银保混业已经到来?
越来越多的案例不得不让人思考,银保混业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吗?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研究员和专家学者认为,从实质上讲,银保混业经营已经徐徐展开,但对市场的冲击比想象的要小。
广发证券保险行业研究员曹恒乾认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相互持股可以期望共赢。“一方面可以实现交叉销售,因为金融企业最大的资源是客户,而客户的需求又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则可以作为财务投资,比如银行、保险公司本身就是比较赚钱的;而有的银行和险企则是出于完善金融控股的需要。”
“银保的互相参股、控股既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也是战略部署的需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申曙光告诉记者,银保的交叉持股可以优化资源组合,银行借机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扩展了其盈利的范围,而保险业则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本和渠道。
从目前互相持股的情况来看,“大银行+小保险”或者“大保险+小银行”是比较常见的模式。曹恒乾认为,主要是由于大的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股权很难获得,想要控股几乎不可能。
此外,按监管部门要求,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资本投资应从商业银行资本金中全额扣除。而投资大保险公司需要大量资本金,因此商业银行基本上只能参股小保险公司。不仅如此,目前商业银行的次级债的销售对象主要是保险公司,若参股大的保险公司,次级债就失去了销售对象。
对于目前是否已经进入银保混业经营时代,曹恒乾认为,由于目前采用的仍然是分业监管,商业银行控股保险公司后也没有排斥销售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因此,银保交叉持股的影响实际比想象的要小,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多大影响。
在申曙光看来,中国已经实质上进入银保混业经营时代,这与当前的分业监管或会产生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需要合并。“不过,这需要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监管体系,比如三会的联席会议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