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会议强调,必须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的技术水平,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的这句话,一直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价值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低门槛的行业准入使得国内稀土行业污染严重,也加剧了行业混乱和无序。近年来稀土矿价的急剧攀升,也让众多企业竞相争夺矿产资源,包括五矿、中铝、中色等央企在内的众多企业皆意欲分一杯羹。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稀土行业的高规格定调让业界对今后发展充满期待,会议提及的“深入推进稀土资源开发整合,加快行业兼并重组”也让稀土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更趋强烈。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以占全球30%左右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规划了稀土发展的5年发展图景,其意义深远。国家对稀土发展战略的调整背后,是国内稀土储量日益减少,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生了矛盾,是乱采滥挖带来了恶性竞争,是中国稀土大量出口,但却难以获得定价权的尴尬!有媒体更是将国内的稀土市场总结为“三怪”:中国稀土以占世界30%多的储量,撑起了95%多的产量;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却未能带来相应的稀土定价权;尽管拥有最丰富的稀土资源,中国却缺少稀土产业的竞争优势。
如果说,在铁矿石方面,我们由于资源缺乏而受制于人,情有可原,那么,我们拥有世界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却还缺乏话语权,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此次稀土规划的5年发展图景,对于加强对稀土行业的规划与管理,建立稀土储备体系,大力强化本土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协作,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稀土技术的应用,掌握稀土核心技术专利,抢占技术制高点,保护稀土资源和做大做强稀土产业指明了航向。
聚焦中国稀土之痛:外资千方百计变相出口
2011年中国稀土纷争不断 行业迎来大发展
国家稀土新政,为稀土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航向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