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视评:《星光大道》闹元宵


    《星光大道》开通了多久,我就观赏了多久。2011年2月11日到2月16日,《星光大道》上演了2010年度的总决赛。当山东农民刘大成高举起年度总冠军的奖杯的时候,2011兔年元宵节的序曲已经奏响了。也因此,《星光大道》2010年度总决赛的异彩纷呈和赏心悦目,成了我今年元宵节汤圆里一抹香甜的佐料,让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始于2005年的央视《星光大道》,是伴随我时间最久的电视娱乐节目,一转眼,已经过去六个年头了。喜爱《星光大道》的理由总体来说是三看:想看、好看和笑看。回首望去,这牵引我三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老毕、草根和新奇。
    主持人毕福剑主持《星光大道》的同时,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走过了星光大道,从灿若星河的央视星空里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隐星,成为炙手可热的超级明星。喜欢老毕的理由有三个:平民化、幽默劲和男人味。
    《星光大道》的草根路线让我感到很亲切。初次走上《星光大道》的表演者,是清一色的无名小辈和地道草根。就像是我们看着播种,又看着小牙儿破土和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后所产生的亲自、亲身和亲历的喜悦一样,草根在走过了《星光大道》之后变为草根明星甚至是光彩照人、如日中天的大明星,让我欣喜不已!
    《星光大道》的新鲜来自于它节目定位意义上的新演员、新节目、新表演、新风格、新样式和新体验。每期《星光大道》都可以给我带来很多的惊喜,让我惊讶地看到民间艺人的藏龙卧虎和一鸣惊人。想想春晚上那些年年来报道的老人、老脸、老歌和老调,《星光大道》的活力四射和新人倍出,愈加鲜活亮丽。
    多年的《星光大道》看下来,我的印象中,《星光大道》的表演者有三多:男人多、农民多、北方人多。对于前者,男性主导的社会不难理解,而后两者呢?是地域文化的使然呢,还是财富丰满了之后,人们的艺术表现欲反而被金钱吞噬了的无奈呢?
    昨天的《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山东农民刘大成的最终夺冠,让我深感欣慰。此前,我想很多观众都会把冠军的宝押在旭日阳刚身上吧?
    旭日阳刚在去年年末的迅速走红,带给我很多联想,最多的联想就是:去年年初,深圳富士康集团公司出现了农民工前赴后继近20跳的惊悚现象,这虎年虎头和虎尾的呼应,是不是有关部门在力挺旭日阳刚,以平衡农民工问题的悲情惨烈呢?纵观旭日阳刚从《星光大道》的周赛、月赛到年赛,和从《我要上春晚》到真正上春晚,我明显能感到:旭日阳刚的表演其政治影响力远远大于艺术表现力;或者说,旭日阳刚的迅速走红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政治现象,而不是一种艺术现象和一种娱乐现象。
    否则如何来解释央视《星光大道》节目组对旭日阳刚闯关时的连拉带拽呢?年度总决赛的五场分赛之一,旭日阳刚以月冠军的身份登场亮相了。第二关“才艺大比拼”时,旭日阳刚显然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楞在了台上;这时,老毕出手了,他自己、也让场上的嘉宾,接二连三地给旭日阳刚起歌,他们起一句,王旭就接着唱下去。如果接唱也可以算是一种才艺表演的话,那么,对别的选手,又是否公平呢?为了让评委们在感情导向上留住旭日阳刚,老毕又拿出了王旭使用过的一个歌本,然后极具煽情地说:王旭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能认真地抄写这样的歌本,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当然,我认为老毕是在完成任务而非个人偏向。可惜,这种连拉带拽地帮衬,让同一个环节中的另一位选手——金凯,一位像达人秀冠军刘伟那样失去了双臂却跳起了精心准备的踢踏舞的选手,惨遭淘汰了!无奈,政治宣传需要推出农民工的典型,以平衡社会舆论下农民工的惨烈形象;幸运,旭日阳刚被选中了!
    相对来说,农民刘大成的艺术表现力要出色得多,无论是他出色的口技,还是他的多才多艺,以及他在演唱歌曲时的活灵活现和出神入化,都让他的夺冠当之无愧。
    看完了《星光大道》的年赛大戏,我意犹未尽又想入非非。当正月十四步入正月十五的钟声敲响了以后,我吃起了这元宵节里吃着才更香更甜的芝麻馅汤圆。今天一早,我就忙着把我思索中的甜蜜加进了我为读者您亲手制作的元宵汤圆之中;此外,我还要为您送上一曲元宵节的伴唱《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