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热点民意中的声音 再度吸引大众
李华新
在经历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之后,2011年或许是一个新闻媒体眼中的“小年”,但却是中国社会治理与百姓生活的“大年”。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事关改革、发展、民生等方面的话题预料将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一个国家的“开局七件事”,事事关民生,件件不轻松。(2011-02-15 13:01 来源:中新社)
嬗变。稳健、冷静、公正、健康、健康、幸福、声音这七件事是当下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以笔者而言,其实在这些事关民生的事情中,百姓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公正,而且是这些问题假如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的话,那么,民生的情绪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会使得整个社会的氛围会产生一些变化。因为不管是从那个角度来看,改善民生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种姿态,而是需要切实做好的事情,具体到这个一份18000多字的“国家计划书”,经过近3000人在12天里的充分讨论与意见交换之后,会否作出修改,又有哪些变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此外,今年两会,稳定物价、冷却楼市的讨论热度一定不会减弱。那么喝前些年所提的经济的软着路相比,造成的可持续性,而不是因为某些领导人的头脑发热,或是因为一些所谓的经济专家的鼓噪而改变本来应该做的应变,也是需要更多的理性精神来进行必要的纠正。
另外则是不能因为一个需要冷静的要求而使得这些问题,进行慢处理,对于这些具体的问题,也是应该需要“高房价”,从中央到地方,年初国八条、房产税、加息“三拳出击”,高压调控房价与保障房建设“双管齐下”等政策出台之后,需要看看实际的效果,也要注意是否需要有调整的造成进行微调。
此外,对于“两高”报告中的对于反腐以及如何进行的惩治效果,也是需要用非常务实的表述,而不是用一些虚话就解读。秉持社会必需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公民应有的权益与尊严,反腐倡廉、司法公正近年来一直是民意关注的焦点。但是,民意所期望的公正却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层面的问题。俄日并非仅仅是司法的公正。收入分配的公正,是在这里体现,还是在这个报告中贯穿始终,其实这更是民意所盼。
而自从去年以来,一个微弱的却是具有实质性反映的声音的出现——如何在喧嚣中明辨“声音”。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的2010年,让人们领略到这种即时、迅捷、富有爆发力的网络传播方式的强势兴起。去年,温家宝在“两会”前与网民交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邀网民“拍砖”建言,上海市长韩正在网上推介世博会。而今年,微博无疑将成为网民“围观”两会的全新方式。届时,包括媒体人、参会代表甚至官方高层都有可能以“140个字符”的形式第一时间发布自己参会的所看、所听、所想。
那么我们就应该有理由想到这这个微博元年,两会的微博那就不仅只是声音,而是这一潜在的民意和声音需要一个更加通畅的渠道中展示出来。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