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以工业园区引领发展新崛起


  2008年1月25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开放合作战略,不断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三向拓展”的内涵之一就是要突出南向,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

  作为四川南部、川滇结合部的宁南县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机遇——主动作为,抢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伴随而来的巨大政策机遇!

  在充分研究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充分考虑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正在创造的发展新优势,宁南县委、县政府“谋非常之策、用非常之举、下非常之力”, 坚持把“工业强县”战略作为推进宁南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战略、核心战略和根本战略,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工业经济上,把更多措施落实在加快工业发展上。

  这将是一次在重大战略机遇期面前,传统农业大县开始的工业产业的革命性跨越。宁南县把工业的起飞平台搭建在了国家重大产业的发展上。

  ——依托世界级的巨型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国家“西电东送”骨干水电能源基地。

  ——依托丰富的矿冶资源,承接我国最大的钒钛钒钛项目——攀钢西昌钒铁基地,建设攀西地区冶金初级产品供应基地。

  ——抓住四川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发展机遇,利用丰富茧丝及附产物的优势,建设中国西部茧丝绸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

  由此,把宁南建设成国家“西电东输”的重要能源基地、攀西地区钢铁初级产品供应基地、中国西部茧丝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的工业战略体系敲定。这是根据宁南工业发展状况和规划区发展条件给出的总体定位。这是宁南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中,站在全局思维的高度,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制定和谋划工业主导的战略思想。

  举全县之力抓工业、兴工业、强工业,推动工业总量大提速、经济效益大提升,实现县域经济的再次腾飞,是宁南这个拥有18.9万人口的山区县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长远性和可持续性的奋进飞跃!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宁南县工业经济已初具规模和基础。为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在宁南县工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和洼地效益,使宁南各产业达到品种最优、技术最精、功能最全、结构合理、效益最佳、环境最好的目的, 2009年6月,四川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应邀受聘对全县工业集中区进行控制性总体规划。

  自此,宁南工业集中区规划确定为“一区四集群”,“一区”即宁南工业整体作为一个集中区;“四集群”即城郊轻纺产业集群、西瑶黑色金属产业集群、松新建材产业集群、跑马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669.81公顷,其中建设面积370.94公顷,除去公共服务区面积后,可容纳300——500户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区建成达效后,预计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55亿元,销售收入可达120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可安置1.5万人就业。

  目前,宁南工业集中区已完成控制性总体规划和前期筹备工作。宁南县工业集中区除原有企业6户外,还引进了宁南县点石有限公司预计总投资38亿元的华弹赤铁矿开发项目、四川省宁南白鹤滩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和松新1.5亿匹页岩标砖生产线项目。2010年,宁南县工业集中区已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34%;完成工业增加值2. 4亿元,同比增长179%。

  城郊轻纺产业集群:

  打造中国西部茧丝绸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

  城郊轻纺产业集群,位于宁南县披砂镇小田坝村,规划面积401.21公顷。园内现有谊兴丝业、小田坝砖厂等企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城市、产业规划,全县缫丝企业将逐步迁入该园内。

  目前,轻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是四川省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资产3亿元,前身为宁南县蚕茧公司,辖3个蚕业分公司,日处理鲜茧30万公斤,是一家集蚕桑生产、蚕茧收购烘炕、蚕茧经营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农、工、贸型蚕茧生产企业。

  如今,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生产的“南丝路”牌蚕茧已被国内高档丝绸生产企业作为首选原料,并相继荣获了“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等荣誉,连年产销率达到100%,是国内高档丝织品的首选原料,成为了四川蚕桑产业掷地有声的金字品牌。

  2010年,集团公司生产“南丝路”牌优质干茧3000多吨,并连续10年在四川省茧丝行业评比中荣获“蚕茧总产、蚕茧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了巴蜀蚕业一颗璀璨的明珠。

  视野决定格局。展望“十二五”,宁南将充分发挥蚕业优势,在园内拟规划建设15组自动缫丝、织绸厂、桑椹保健酒厂、蚕沙提取叶绿素铜钠等集缫丝、织绸、生物化工等轻重工业和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建设40万担蚕茧生产加工基地,形成茧、丝、绸、蛹、蚕沙、桑枝等产品一体化精深加工格局,逐步构建20亿级的茧丝产业集群,把宁南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茧丝绸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

  不远的将来,城北轻纺工业区将机器隆隆,织就宁南蚕丝业新的希望……

  西瑶黑色金属产业集群、跑马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打造攀西地区冶金初级产品供应基地

  西瑶黑色金属产业集群位于葫芦口镇五星村,规划面积为108.83公顷。紧临310省道,距葫芦口镇5公里,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规划建设以华弹赤铁矿开发为主,最终形成240万吨金属球团和100万吨还原铁生产规模,逐步构建50亿级的黑色金属产业集群。工业园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增加值21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15亿元。

  华弹赤铁矿,是西瑶黑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心脏”,该项目已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由越西县磅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南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的宁南县点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华弹赤铁矿总储量1.6亿吨,项目总投资38亿元,至2010年12月31日止已投入资金5.1亿元。

  兴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厂房面积98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80万吨的铁矿加工厂一个;布置铁矿采区3个,探采平硐29个,控制总矿量3500万吨,已经具备年采矿能力120万吨;全长2000米、贯穿中梁子山脉的运输主隧道正在建设中;选址于葫芦口镇孙家坪子年产30万吨的试验性洗选厂征地300余亩已顺利完成……如今,华弹赤铁矿开发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预计2011年就可开工建设。

  跑马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位于跑马乡,规划面积100公顷。跑马乡雀珠山矿区、云雾山矿区、蘑菇山矿区、海螺坪矿区是宁南铅锌矿主产区域。该园区紧邻白鹤滩巨型电站主坝区,距沿江公路仅十几公里,总装机2万千瓦的依补河梯级电站已完成五级电站开发,能极大满足园区内工业企业用电。目前,已有西部矿业、省冶金院等5户企业在此探采铅锌矿。以跑马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为宁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主框架,逐步构建30亿级的有色产业集群。跑马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增加值10亿元、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总额6亿元。

  以打造西瑶黑色金属产业集群和跑马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为战略突破口,勤劳的宁南人将积极点打造攀西地区冶金初级产品供应基地,谱写100亿级矿冶集群的辉煌。

  松新建材产业集群:

  建设国家“西电东送”骨干水电能源供应基地

  一座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国内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中国白鹤滩巨型水电站将建在宁南境内金沙江干流上的白鹤滩。

  2009年,随着白鹤滩电站预可研报告的通过,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树立“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在发展中支援建设,在服务中促进发展”的理念,立足宁南实际,全面启动了白鹤滩电站库区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松新建材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围绕白鹤滩巨型电站建设,壮大建材产业,努力推进100万吨干法水泥建设项目;整合资源和市场,培育2—3户年产5000万匹以上的机制或烧结砖企业;规范砂石开采秩序,建成3个规模砂石开采企业。

  松新建材产业集群位于松新镇五一村,规划面积59.77公顷,是宁南建材及水电开发的主要区域。该园内主要以建材产业为主,配套建设水电、铅锌、磷肥等生产企业。规划建设项目有100万吨水泥生产线、1000吨/日矿洗选厂、1.5亿匹/年的制砖企业等项目。松新建材产业集群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增加值15亿元、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总额12亿元。

  园区内主要规划项目——松新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是宁南县2010年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项目主要包括新建一座2500t/d的水泥生产线和一座4500KW低温余热发电厂,由河北秦皇岛市盛秦房地产公司投资3亿元兴建。项目至2010年止累计完成投资10800万元,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地勘工作结束,已于2010年11月进场施工,预计2011年9月底可建成投产。

  依托白鹤滩水电站的兴建,构建国家“西电东送”骨干水电能源供应基地,努力打造10亿级水电集群,并形成附属10亿级建材产业集群,这是宁南抓住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水电工业为先导,以黑色、有色、建材、非金属矿、茧丝等优势资源开发为依托,打造百亿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科学决策。

  今年1月1日,省政府正式下达了白鹤滩电站的“封库令”,这标志着电站的开工建设指日可待,由此带来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无限、商机无限。而同样与之对接的是,雅西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丽攀昭铁路启动修建等重大机遇的到来。

  宁南工业,将迎接一个发展的春天!——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