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5.2%;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4.4%、鲜蛋价格上涨2.3%。为提高基础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制度规定,从2011年1月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在以2010年为参考基期的重新调整后,这样的通胀数据是相对准确和客观的。不少人一直对通胀指标的采样存在疑虑,即实际的通胀指标只会更高不会更低。于是乎,一些流于观市场表象的分析人士会指出:看看吧,如此高的通胀指标,将促使国家加快、加大货币紧缩力度,进而打击对黄金的投资或购买需求,这对金价可是利空呀!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非常短视。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那么通胀更厉害的越南、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投资者岂不早就认为金价应该在货币紧缩预期下跌得一塌糊涂了。看看实际金价吧,依然不断坚挺地创造历史新高。
再度回到数据本身,从分项数据观察,食品与蔬菜价格的上涨最明显,非食品价格的上涨才2.6%。我国目前货币紧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打击过剩流动性造成的投资与投机,抑制热钱进入参与投机,而并非希望全面打击所有项目的价格上涨。从非食品分项价格来看,2.8%的涨幅,示意对以地产等为代表的投机抑制是有成效的。那么国家是否不愿看到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呢,我认为不一定。自从流动泛滥在中国横流以来,有利的投机环境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拉大。食品价格的过快上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对农村收入增长的补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贫富悬殊。故笔者以为货币政策只要能够明显抑制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投机,国家暂时不会对食品价格的过快上涨进行明显干预,上述的CPI分项数据正反应了这样的特征。故我认为尽管1月的CPI数据比较高,但不会改变我国货币政策的既定历程。抑制食品价格不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即1月的CPI数据不会明显加快和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紧缩步调。对资本市场也算不上多大利空,对全球化的黄金市场更谈不上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紧缩造成的需求利空忧虑。
在上周央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存贷利率后,笔者就提醒投资者不要过于看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对黄金市场的影响。实物黄金的交易仅占全球黄金交易总量的3%左右,不会成为左右金价的主要因素。黄金衍生品交易是影响金价的主要因素,而中国黄金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并未与国际市场接轨,且总体交易规模较小。此外,中国黄金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性市场,不会对国际黄金市场形成多大影响。故投资者不宜过于关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对黄金市场的影响,即便有,也是超短期影响。上周二中国央行宣布升息即如此,不会对国际黄金市场根本性影响。如果投资者过于看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对黄金市场的影响,可能作茧自缚。
当然,1月的CPI数据对黄金市场的投资并非没有一点参考价值。在笔者看来,这个参考价值是利多,是中长期利多,而不是一些市场人士忧虑的利空。1月较高的CPI数据体现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通胀进一步明显,这是一个全球化特征,即2011年的通胀忧虑会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再回过头来看看以美国为代表的量化宽松货币释放进程,以及欧美超低利率下的实际负利率,还有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实际负利率,都会加强投资者基于货币购买力保值避险的意愿,这对黄金市场是个利好,是个中长期利好,而不是简单表象理解下的利空。
从中国CPI数据看金市前景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