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国内汽车集团(自有品牌)比较,大众、通用轻松夺走金、银牌,现代起亚、日产从容分列第四、第五。
• 前四名销量之和为639.2万辆,前十名总销量达929.6万辆,分别占中国汽车市场三分之一强和半数以上。
• 与国内企业申请生产轿车之“难于上青天”相比,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路径走的就是一个顺畅无比的坦途。
合资背后,洋四大“潜伏”成功
——与汽车行业统计数据沟通之二
张宇星
多年前,由于在当地有大规模的生产,有日本汽车公司提出加入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申请,并由此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但是,这样的一幕也许短时间不会发生在中国,因为每一家汽车跨国公司都是以合资方式进入,没有单独的制造商身份。然而,恰恰是这种特殊的方式和身份,也由于我们统计方式的侧重不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得以迅速成长,日益壮大。
“洋四大”浮出水面
延续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口径,各跨国公司将在华合资合作企业的产销量统统计在自己的名下。比如,不久前各公司分别宣布了2010年的中国市场销售业绩,其中超过百万辆的有:
1月4日,通用汽车公布在华业绩年报:截至2010年12月31日,通用汽车全年在华销量累计达到2351610辆,同比增幅高达28.8%,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六年在华领跑其他跨国汽车企业。其中,上海通用全年销量1033307辆,同比增长42%;上汽通用五菱全年在华销量累计达到1226860辆,同比增长15.6%。2010年是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年,全年销量为88224辆。
1月4日,现代起亚汽车公布了2010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全年销售1093071辆,其中,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总销量达1036036辆,现代进口车以及起亚进口车也完成了5.7万辆的销量。
1月7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宣布,2010年大众汽车集团全年共向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客户交付汽车1923500辆,同比增长37%。其中,大众汽车品牌销售汽车1513613辆,同比增长35%;奥迪交付汽车227938辆,同比增长43%;斯柯达销售汽车180515辆,同比增长47%;宾利销售901辆,兰博基尼销售247辆。
1月10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布了2010年度日产汽车在华销量数据:日产品牌以及英菲尼迪品牌在华销售累计达1023638辆,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35.5%。至此,中国市场已超越美国与日本,成为日产汽车全球第一大区域销售市场。
这样,在中国市场上就有4家销量超过百万辆的外国公司(或各自的“影子”),我们姑且称之为“洋四大”。若与国内汽车集团(自有品牌)比较,大众、通用可以轻松夺走金、银牌,长安只能得到铜牌,而现代起亚、日产则从容分列第四、第五。“洋四大”累积销量639.2万辆,占中国汽车市场三分之一强。此外,其他跨国公司也有不俗的业绩发布(见下表),不要小看了这份统计,前10名的总销量达到929.6万辆,占中国汽车市场的半数以上。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在2010年的销售总量为1806.19万辆(不含进口车)。
表:2010年主要跨国公司在华销量统计
排名 企业 销量(万辆)
1 通用 235.2
2 大众 192.4
3 现代-起亚 109.3
4 日产 102.3
5 丰田 84.6
6 本田 65.5
7 福特 58.2
8 标致-雪铁龙 37.6
9 铃木 27.5
10 宝马 17.0
[说明:标致-雪铁龙和铃木只是在华合资企业销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整理),并未包含进口车(进口车销量均很小,不影响各自排名);福特已将长安马自达销量计入,故马自达没有单列]
“百万辆”7年长成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成长之快,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以“洋四大”中的企业为例,通用汽车大规模来华合资只有短短十一二年时间,统计在GM名下的销量竟高达235.2万辆,令人瞠目结舌!恐怕来华合资合作近30年的大众集团也不得不自叹弗如。
此外,现代起亚、日产来华开展大规模合资都在2003年左右,短短七八年时间,年销量同时超过百万辆,连他们自己是不是也觉得匪夷所思了!
在这里,可以将两家公司在曾经的第一大汽车市场——美国的经历作一个对比。
1960年9月,日产设立日产美国公司;到1997年5月,设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日产汽车第一工厂正式投产;2003年5月,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第二工厂正式投入生产,两家工厂的年产能分别为55万辆和40万辆。日产在美国的销量最高年景约为90万辆,2010年是90.86万辆。
现代汽车从1986年开始向美国出口轿车;2005年5月,现代汽车才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开设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工厂,2007年销量达46.7万辆(含进口),一度成为历史纪录。2010年,现代汽车在美销量同比上涨24%,达54万辆;现代起亚合计89.45万辆。直到现在,现代起亚集团在美国只有两家设计产能均为30万辆的工厂(另一家为设在美国乔治亚州的起亚汽车工厂)。
实际上,在美国也有“百万辆”俱乐部的说法,也被视为进入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门槛”,之前被美国本土的“三大”所把持,后来有丰田和本田的陆续加入。日产和现代起亚从未跨过这道门槛,而在中国市场短时间内就从容达到了。
目前,现代起亚、日产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已经分别建有4家和3家工厂。此外,现代起亚的第五家工厂(即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已于2010年底全面兴建,北京现代高层甚至对媒体表示,北京现代将在2014年或2015年启动四工厂(即现代起亚第六家工厂),使北京现代的产能达到120万辆。
对于2010年年中开建的日产第四工厂(东风日产花都第二工厂)和9月竣工的郑州日产新工厂,日产汽车CEO卡洛斯·戈恩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目标是2012年在中国实现120万辆目标。
与国内企业申请生产轿车之“难于上青天”相比,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路径走的就是一个顺畅无比的坦途。
记者手记:“板子”不能都打在国内企业的“屁股”上
任何市场的竞争无不是产品、品牌的角逐,中国汽车市场恰恰是外资品牌(包括合资企业生产销售的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较量的阵地。跨国公司所公布的在华销售业绩,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反应了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的实际。与通用、大众、现代起亚和日产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成功“潜伏”相比,国内汽车企业已经处于下风。但是,这“板子”不能都打在国内企业的“屁股”上,并非这些企业不够努力,管理部门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附表: 2006年全球10大汽车生产企业在华业绩排名
排名 企业 销量(万辆)
1 大众 69.44
2 通用 44.62
3 现代-起亚 41.12
4 本田 32.35
5 丰田 28.53
6 福特(含马自达) 26.18
7 日产 21.13
8 标致-雪铁龙 20.13
9 菲亚特 3.19
10 戴姆勒-克莱斯勒 2.13
(当时,通用的数据并未计入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车销量。如果计入,则在华总销量约为90万辆,排名第一)
从附表可见,跨国公司当时的在华销量没有一家达到百万辆。短短4年间,“洋四大”销量增长在3至5倍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