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房控和加息:通货膨胀有多远?
钟永圣
兔年第一博,首先我希望兔子的温顺能够给大家带来和气,因为和气生财;
其次,今天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但是我特别祝愿大家回归忠贞,家庭和睦,因为家和万事兴。
第三,我希望全体国民同心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民以食为天。2008年大地震,2009年华北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今年中原和华北大旱,我国夏粮收成如何?2011年,俄罗斯火灾,禁止小麦出口,国际粮价涨至历史新高;但是俄罗斯小麦出口只占全球的1/10,美国等发达国家才是国际粮价的控制人。11月,澳大利亚水灾,泽国一片;不久前,美国国土三分之一面积暴雪,南部干旱;欧洲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如何?
总的说来,粮价上涨不可避免了。即使我国抗旱成功,夏粮丰收,粮价也要上涨了。去年第四季,为了平抑粮价,中央储备粮系统至少在半月之内“抛空库存,一粒不收”,打压市场粮价上涨。一部分粮农的粮食转入个人或者收粮组织手中囤积起来,等待高价。比这更严重的也许是来自粮食系统内部,我听说,副总理李克强在辽宁任省委书记时的“标配”公车也不过是奥迪2.8,而我刚刚确切地了解到,目前某省中储粮系统内各直属库主任(处级?)的“标配”竟是奥迪Q7!(我相信是自己决定的标准,其实是没有了标准和法纪)——“一叶落而知秋”,我的粮食状况调查,就到此为止了。
粮食问题,不再是粮食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腐败问题,治安问题,安全问题。请“有司”三思吧。
食物类产品在我国CPI指数中占三分之一还多。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核心指标。CPI胀,通货膨胀的预期就高,央行就出手加息。这是最近一些年我国经济部们工作的标准逻辑链条,这一次也不例外,2月8日的加息不出此逻辑。逻辑简单,错得离谱。在农村,农民自产自销比重很大;在城市,居民消费首当其冲的是房子、医疗和学费。两极分化的城市消费,不足以“通胀”。“高端消费”已经把中国推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头把交椅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车子、手表、皮包等,对CPI贡献不大。
粮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住了。最近各地楼市的总特征是:买卖双方观望,行市冷清,成交量下跌,房价依然坚挺。说“中国楼市将要迎来下降通道,楼市进入拐点”,是没有切实根据和深入调查的胡说八道。
“国八条”标志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下手重、范围广,空前严格。春节期间,北京的全市二手房网签量仅41套。上海、深圳一线城市成交十几套,重庆、广州成交量为零。
如果“观望”使2011年房地产市场交易一直清淡,那么由既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决定的快速增长,会突然慢下来,这是政府不能接受的。所以实际情况只能是“结构调整”,没有雄厚实力的小地产企业退出、倒闭或者被兼并,大房地产公司在遵守政府意图的前提下,联手保证房价稳定,温和上涨。所以最近半年,是普通百姓(符合要求的买主)买房子的最佳时机。除非特殊的楼盘(例如被银行冻结),目前房价一定是“谷底”。
股市即将进入“春季”,会分流一部分逐利的投资资金。而持币待购房和无币少币也必须居住的群体仍然是楼市需求主体,量大而刚性。
价格会涨,但不是“通胀”。可是如果政府听信被西方经济学洗脑的专家意见,出现的问题将不止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