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0~11日,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10~13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中东部、东北东部、华北、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西南地区大部将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天气。
北京60年来最晚初雪降临 114天最长无水纪录险被破
中新社(记者 王海亮)昨晚10时,昌平最先飘起了雪花。随后,延庆、朝阳等各区县陆续迎来了京城今冬第一场雪。
气象资料显示,从去年10月25日至昨天,北京长达108天没有过有效降水。在此之前的极端记录是1970年10月25日到1971年2月15日,长达114天连续无有效降水。如果今天的初雪没有下起来,那么108天将会继续往下数,直追1970-1971年的114天最长“无水”记录。今天如果成功降下初雪,这一段长长的“无水期”就会被终止在108天,“屈居”第二名,继打破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晚初雪日记录后,险些再破一个极端纪录。
河南等8省40%冬小麦受旱 272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1月27日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拍摄的干涸的泉眼。新华社发(孙中喆 摄)
2月9日白天,我国中部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天气,河南、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出现降雪或雨夹雪;黄淮、江汉、江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小雨绵绵。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的雨雪天气还将持续。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9日表示,本次旱区降水量普遍在1—3毫米左右,局部地区5—8毫米,对缓解当前旱情作用有限。
8省冬麦区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
图为1月28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大暖帐村,干涸的池塘布满龟裂缝隙。陈为峰/摄
CFP视觉中国
记者从国家防总获悉,为有效应对当前旱情,国家防总于2月9日16时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旱区各地和有关部门也启动了应急响应,进一步强化抗旱工作。
进入2月份以来,前期受旱的冬麦区仍无有效降水,气温明显回升,耕地土壤失墒加剧,旱情继续发展。
据统计,截至2月8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12亿亩,比2月1日增加了3400多万亩,其中重旱1570万亩;有272万人、2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据介绍,目前受旱农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8省冬麦区,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其中,河南、山东、安徽3省作物受旱面积合计8271万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74%。人畜饮水困难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甘肃、山西、山东、河南等6省区的山丘区和牧区。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立春后,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田间蒸发加快,作物需水明显增加。目前受旱的1.1亿亩冬小麦中,有2000多万亩无灌溉条件,若持续无有效降雨,冬麦区旱情可能迅速发展,抗旱形势严峻。
河北南部迎来秋冬首次有效降水
中新社邯郸2月9日电 (马继前
霍发林)自9日中午开始,河北南部飘起期待已久的雪花,结束了百余天无有效降水的天气,邯郸50年一遇的秋冬连旱得以缓解。
据了解,自去年10月,邯郸无有效降水发生;11月,全市仅涉县降水2.6毫米外,其他地区无降水;12月份,全市平均降水仅为0.1毫米,成为该市有气象记录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秋冬连续气象干旱年份。
河南迎来大面积降雪
飞机配合增雪作业
2月9日下午1点30分许,一场“及时雪”飘落在河南郑州乡村久旱的麦田里。近一个小时大地银装素裹,该地区已连续三个多月未降雨雪,这场雪虽然来得比往年晚,但对农田旱情有所缓解。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中新网郑州2月9日电 (汤荔) 据河南省气象局2月9日12时发布的预报显示,今天河南省全省将迎来一次大面积的降雪,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雪。
截止记者发稿时,飞机已经进行了一次人工增雪作业。
自2010年9月26日以来,郑州市已经4个多月的时间无有效降水,今天这场雪让这个干燥已久的城市的空气有了一丝湿润。
从去年10月份以来,河南27县市无有效降水日数已经超过116天。来自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截止2月6日,全省平均无有效降水日数(日降水量<=1.0mm)为86天,其中沿黄以北和中东部的部分地区在100天以上,有21个县市突破或达到无有效降水历史极值,其中长葛等11个县市无有效降水日数达134天,为全省无有效降水日数最长的县市。
对缓解农业旱情作用不大
气象专家表示,这次的降雪将有利于降低城市火险等级,由于此次降雪预计降水量较小,对缓解农业旱情作用有限。
旱震关系
2008年汶川地震前,2006年四川盆地大旱、2007年四川盆地继续干旱。
2009年西南诸省份大旱,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
确立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的事实依据
有关学者地震研究显示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大,则震级大。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1、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在系统查阅、整理全国各地震区降水资料的基础上,列出了近百年来中国6.0级以上大地震的旱震震例229例。
2、从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十六年)至公元1971年,在这2,202年间,67次地震,都是旱震震例。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为27次,震前二年大旱者为15次,震前三年大旱者16次,震前三年 半大旱者为9 次。总之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大旱者为67次,占地震总次数的97.1%。
其中有39个旱区,在旱后的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发生有 6.0级以上地震。即有84.8%的旱区,旱后一至三年半时间内有6.0级以上地震发生。还有15.2%的大旱区,旱后三年半内没有发生6.0级以上地震。
3、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震前旱区面积越大,旱后相应的地震震级越高。发生6级地震所需的震前旱区面积为25.2?104km2;发生7级 地震所需的震前旱震面积为43.2?104km2。
世东红远依据3000年世界特大地震爆发规律模型和3000年中国特大地震爆发规律模型。世东红远早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不幸言中了汶川地震将会临难8万多人。09年2月份发文 《2010年中国将爆发特大地震》 (2009-2-16 18:29:49) http://blog.soufun.com/12668208/2998634/articledetail.htm指出2010年是特大地震高发频发年份 ,中国将会有特大地震发生,事实上2010年青海地震爆发。而之前的海地地震爆发后,世东红远再次发文警示2010年中国特大地震的爆发,《海地地震对中国10年特大地震的警示》(2010-01-17 22:07)http://www.tieku.org/253247/1.html明确指出2010年世界其他地区也会有特大地震发生,没过多久智利特大地震也爆发了。《李世东:青海特大地震可能是个开头》 (2010-4-14 20:40:18)http://blog.soufun.com/12668208/9865082/articledetail.htm指出了2010年再次面临的强震,这次是7.2级的印尼强震。
世东红远依据3000年世界特大地震爆发规律模型和3000年中国特大地震爆发规律模型显示,2012年中国将爆发特大伤亡性地震,爆发地点将集中在两个重点的省市地区,爆发时间将在当年的高频爆发规律月份。2012年特大地震具体爆发时间和爆发地点将在《李世东:2012年中国特大伤亡地震解密研究报告》中披露。
中国地震局公布2010年部门预算
2010年中国地震局部门收入及支出总预算为24.1亿元。用于地震预报预测
仅为270万元,为总预算的千分之一左右。用于改善住房支出1.6亿元,震情跟踪 1700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 5012万元,行政运行
1.8亿元,机构运行 2.1亿元。预算支出除经营支出2600万外可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住房改革支出3部分。
世东红远地震研究部
世东红远 3000年中国特大地震爆发规律预测模型
(地震局预测之用 各地政府防备之用) RMB 1000000
《李世东:2012年中国特大伤亡地震研究报告》
政府部门/地震局专用版/ 企业战略经营版:RMB 3万
个人简略版:RMB 1000 个人深入版:RMB
3000
研究报告收入用于世东红远研究团队开发费用、团队成员薪酬支出、震情信息跟踪费用、地震预报预测费用、日常管理开支,基本运营成本支出等。
随之2012年临近,各版本地震研究报告价格将在2011年农历新年之后有所调整,从2011年正月起在各自基础价上将以20%的幅度向上递增。
邮购咨询 QQ:457845255 TEL:18913903356
世东红远 http://blog.soufun.com/12668208/10966142/articledetai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