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夜话


 

  傍晚时分,二胡站起来,转身,出门。

  二胡悬在半空,晃悠悠穿过一条老街,又在拥挤的北门大道上昂首前行。

  到达体育馆后,围墙内是一个大大的体育场。西北偏北的角落,有一棵大大的榕树。榕树下,是裸露上身,摇晃着蒲扇的老人,躺在竹板椅上纳凉。

  我反复见到这样的场景,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如今,体育场和古老的榕树都不翼而飞。

  就看见二胡在榕树下停下来,好奇的人们远远近近地围观。

  一个上身穿西装背心,下身着喇叭裤的少年打开琴匣,清瘦的二胡一脸廉洁的表情。

  这与外公剥开花生,让我们看见两个胖胖的的资本主义儿童的场景反差很大。

  少年在榕树下的石阶上坐下来,架起二郎腿,摆开了老成的架势。

  二胡与少年握手,不客气地坐在少年的大腿上,然后晃了晃身子,调试坐姿,接着就开始吼了几嗓子。试音的二胡叽嘎叽嘎,听不出和谐,圆润和灵气,但二胡依然大大方方,露出见过大场面的表情。

  随着少年那长发有力的一甩,如泣如述的《江河水》在县城汹涌起来。二胡前仰后合,努力配合着少年的手势和情愫,将旧社会的苦与新社会的甜表达得淋漓尽致。二胡一点没有疲倦的意思,又踮起足尖轻轻出场,这一次,是诠释《二泉映月》宁静中的忧伤与激情。

  那个晚上,二胡很放松,很努力,让小城纳凉的人们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