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的戒律引发文化冲突的思考


                   虎妈的戒律引发文化冲突的思考

   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的“虎妈的戒律”,其实折射出中国崛起的姿态和途径问题,因为处在孩子教育上,几乎成了一个根源性问题。

    虎妈十大家规

  1不准在外面过夜

  2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3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4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5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6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7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8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9不准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和小提琴

  10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看得出,虎妈还没有为自己在美国的隆重出场做好准备,所以这十条戒律,本来可以成为曾国藩戒律的现代衍生品或通俗版,却显得太过粗疏草率。比如,第3、4、9、10条完全可以合并为:必须具有钢琴或小提琴演奏的精湛技能以作为基本艺术修养,但不得用于炫耀。又如第2、6条,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这两条连在中国本土的家长都普遍放弃了,对孩子的课外活动持开放态度。

    这是虎妈的粗疏,还是另有“阴谋”?我的直觉,中国大陆的白领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口头戒律上,应该普遍好过虎妈,当然,实际的效果,虎妈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疑惑的是,这么了不起的成绩,为何不能在戒律上制定得更完美?因为,这是有文化冲突的代表意义的。我们不喜欢被芮成钢代表,但愿意被虎妈代表,我们做家长的,大部分有颗虎妈的心。

    年终,有总结癖。这里我要总结出中国人群体对外交往的几大特征:

    一、一个老道而生猛的大国崛起,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二、精英治国,精英们正式场合不苟言笑;三、老百姓只有政治禁忌而最少宗教、伦理禁忌,相信未来和进步;四、正式表达的意见往往含混多义;五、能吃苦、不叫苦、想发财;六、时间观念不强,因为24小时工作制;七、记仇,但不认真记仇;八、总体上相信国家、军队和党的善意,但极度厌恶制度性和个人的腐败,容易从道德角度思考现实问题;九、对后代教育上,理论上喜欢苦行僧式的意志磨练,实际上却因为家长的“不忍”而大打折扣;十、中国人还不太习惯强国、大国思维。

    中国之外的人应该看到中国是在“吃苦耐劳”的基础上崛起的,而不能归于被妖魔化的“一党领导”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