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收评


  收评:最近一直有人问本人怎么很少写评论了,其实本人也不是完全没写,只是由以前的一日两评改为一周一评了,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行情及工作方面,人终究不能胜天,很多事并不能如人所愿,只能俗人一把了,该干嘛还是要干嘛的,只是一直有朋友等待,在此只能说声抱歉了。关于行情,从本人前期的评论中是可略知一二的,短线本周如期砸盘赶底,至于中长线,目前点位也是中低水平,无需过多担忧,短线仓位减持还可理解,中长线仓位减持如果不是急需用钱那就太吃亏了,想想汇金是在什么点位入市的,人家玩的是短线吗?大资金被套都不怕,散户又有什么好怕的了?此外,底部都是砸出来的,没人恐慌,没人割肉如何筑底?无论是因为对行情绝望或是套现过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更重要的是,底部若都被散户抄到了,主力吃什么?没主力如何有行情?因而在分析时应多从主力操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现在对于散户操作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本人认为还是有的,高度概括就是八个字,重股轻指,重深轻沪。如此两重两轻体现了熊市行情下最适宜的操作策略,理由主要是深市中小板创业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受政策扶持,盘子较小,发动行情资金消耗不大,而在总体缩量行情下,指数能有较大作为的预期是不成立的,而个股反倒受活跃游资轮番攻击而行情不断,近期较为典型的当属文化传媒了,但也要明白主力为何选择天舟文化作为炒作龙头。行情都是有原因的,主力炒作可不是心血来潮或神经错乱,都是精心策划与完美布局的。当然,两重两轻为主要原则,偶尔可以短线参与下权重股行情及热点概念,免失时不时的指数行情及主题行情,不过依然是要低吸高抛,这一基本点必须贯穿操作始终。中国人寿、洋河股份、双汇发展分别代表了低吸高抛的短中长线操作,这些都是曾经拿出来当案例分享交流的,低吸高抛的理念也是本人一直倡导的,长期稳定的盈利不可能是追涨杀跌创造的,只能是低吸高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极需技术与心态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思维方式上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最难改变的就是思想,如果思想都能改变,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了?这里又说到技术了,技术其实并不仅仅是技术分析,比如你了解到某股评家或经济学家的言论经常是反向指标从而逆向操作获得盈利,这不是技术吗?这也是技术,因而把技术仅仅局限于技术分析就太狭隘了,本人就知道一个高手市场感觉特别好,对于这种人来说,感觉也是技术,技术包含万象,只要能被事实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那就是真正的技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应尽可能多的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有时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如以上三支个股的操作就不仅仅是从技术上能精准把握的,但这仍然抹杀不了技术的重要性。最近说了很多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本人好友桃源兄更是用实证捍卫了技术的尊严,再此就不多言了。另外桃源兄推荐的几支股票看了下,也是可以关注的。有人觉得目前点位,本人是不是应该被套了,理由是本人曾说过2350接盘的,在这里再申明下,本人不是死多,更不是傻多,得了一次便宜,还会幻想着第二次吗?同一红包连送两次这种概率有多大?而且就算本人被套了,本人也总会有办法解套的,除非一字跌停到退市这种极端情况出现,否则只要有操作价值的波动,本人就会短差降低成本,所以也不存在被套的问题,最多也就是时间问题,而事实上这两种问题本人可以负责任的说都没有。说到这里,不妨再谈谈最近投资者较为关注的人民币、CPI、欧债危机问题,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之所以能成为问题都少不了美国的引导。本来世界大同势不可挡,但美国依然逆历史潮流而动太不地道了就必须说两句,众所周知,由于核武的出现,大规模的国际性军事战争基本成了过去,当今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更多的是通过经济金融战争来解决,而贸易战、货币战就成了主要战争形式,而当前世界格局仍以一超多强为主,但极不稳定,自中国崛起后,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威胁与挑战,因而中国问题不断被新闻,而人民币问题更成了美国的传统议题,以往的持续升值,近期的连续跌停都与其相关,说中国操纵汇率,更恰当的说法应是美国在操盘人民币。美国是金融战争的高手、常胜将军,想搞垮一国货币并不是什么难事,最近不是频传欧元区解体吗,本是欧洲内政,却横插一脚,但这种敌意破坏并阻挠不了欧洲统一进程,而欧债危机根本上就是欧洲统一进程中的内部矛盾协调问题,核心国德法不愿付出过高成本收编希腊等高债务小国,但更不愿欧元区解体,当然中国也是不愿意的,这样至少可以部分分离美国对中国的压力,而事实上所有欧元区国家都是不愿意看到欧元区解体的,因为后果将是沦为世界末流国家,永不翻身,试问统一的欧洲与分裂的欧洲哪个对现在的欧洲更有利了?因而欧元区的一直危机不断也只是一家人对于细节问题上的小吵小闹而已,而而来自美国的国际信评机构带着整垮欧洲进而控制欧洲的特殊使命对欧元区进行看似正确合理的狂轰猛炸,因而本属欧洲内政问题的小事却不断升级成了危机,当然这里面还有不少美国金融机构的功劳。说到这里,大家发现全球发生的每件大事都与美国有关,但你就是拿它没办法,这就是大国实力,说打谁就打谁,说炸你更是没商量。当然本人说这些并非闲话,而是要学习它的操作,比如建行贱卖阻击香港之类的博弈更有意义的是其如何操作。而索罗斯掀起亚洲金融风暴也是一个相当精彩且惊心动魄的完美操作,对于其人,很难从技术上衡量,一个从二战走过来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而就是这种人,在香港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中国这头猎物,并时刻准备致命一击,但问题是,中国有其对手吗?还会像香港保卫战一样吗?不提那美国老头了,说说CPI吧,抛开国际热钱因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自身造成的问题,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基本都用在了工程基建上了,而目前扶持的新兴产业却投资甚少,结果当时解决了GDP及就业问题,却留下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乏力的后遗症,现在终于秋后算账了,CPI猛升,GDP狂泄,当然中国的一些事情都是很复杂的,更不用说国家层面上的了,现在就不谈过去了,目前事实就是CPI已初步得到遏制,而GDP下滑也呈趋势,政府近期的做法是降准,降息看样子最早也得明年第二季度,到时还得看形势而定。因而指望货币宽松的幻想就不要再幻想了,管理层也不只一次的强调维持稳健政策的现实,降准就不错了,至少不会饿死,但就是不让你吃饱吃好,因为怕噎死。而中国股市由于经济的转型而调整,早前说过,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日渐被以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所以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中小微型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深圳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是极具机会与价值的,所以一定要明白管理层股市大扩容的良苦用心,这可是百年大计,不可过于短视。当然,这是大方向,具体操作还要看时机与品种,依然是低吸高抛,不可盲目冲动。最后谈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多人猜测推迟的意义,其实推迟最大的意义就是没意义,会议内容不会因推迟而改变,而这内容基本已被预期了,就看文字表述方面的差异了。鉴于目前的形势,政策面上以后或将多出利好,而经济基本面上还待探底,数据上可能有些难看,就看政府的调控能力了。跨年度行情基本以业绩预喜股为主线进行演绎,重点关注及相关操作应以此为参考标准。此外,单纯从信心上讲,本人是看好2012年行情的。但信心不是应该有就能有的,还看形势演变。由于要保证评论的准确性,因而要查阅大量图表数据资料,同时又有一些推不掉的琐事,因而比较忙碌,希望各位朋友能理解,同时感谢桃源兄的分享交流。今天说的有点多了,本来打算分几次评论的,但本人习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家都是朋友,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事无不可对人言,不早了,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