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宁谢氏一门四进士
北宋年间闽建宁县城关谢氏一门四进士,更是轰动一时传为佳话。谢氏四人即谢诇、谢黼、谢黻、谢皓。他们为官清正,政绩卓著。
一、谢诇
谢诇,字成甫,建宁人,生于北宋景佑(1034-1037)年间。谢诇9岁就能作文,20岁中举人,入太学。治平四年(1067),谢诇考中进士,授予江西临川知县。临川县东南有道千金陂,原来抚河流经临川城郊,形成瑶湖。抚河因暴雨猛涨,斜走支港,致主流干涸,泛滥成灾。谢诇到任后,极为重视千金陂的修筑。他动员百姓加固加高堤坝,使千金陂能灌溉万顷田地。
在临川有个叫闵通的人因多次违法受到谢诇的惩办。与闵通有仇的人便乘机诬陷闵通的儿子是强盗,原以为谢诇一定会信以为真惩罚闵通和他的儿子。可是,谢诇坚持事实求是,认真调查取证,最终查清闵通的冤屈。因此,临川百姓都称谢诇为“谢冰壶”。后来,谢诇调任湖北清江知县。他发现前任知县已结案的一起杀夫案中有许多疑点。谢诇认为事关人命,不可草率,立即上报知州,经批准后重新审理。经谢诇认真调查取证,死者果然不是被其妻所杀,而是为仇家所害。终于,使真正的罪犯受到制裁,为无辜者洗清冤屈,全县百姓为之哄动。
有一年县里闹灾荒,谢诇亲自到四郊放粮赈灾。当时已近除夕,家里来信催他回去团聚,他看后便在信末批道:“岁节不归第,不饮数十杯耳。人失食,奈何?”不久,谢诇擢升为汀州府尹,后朝廷赠谢诇为宣奉大夫。谢诇著有《绥江集》,为历代文人所注目。
《濉江》 宋 谢诇
雨过濉江宿霭收,粼粼澄碧净涵秋。
双桥夹锁虹垂岸,练疋长拖玉作流。
白鸟孤飞天外没,青螺倒浸镜中浮。
朝宗东去知何极,愿一乘槎探尽头。
二、谢黼
谢黼,字德章,建宁人,谢诇的长子。从小受业于父,北宋绍兴元年(1094年)进士,曾任吏部员外郎,出使高丽国。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七:睦州司理参军谢黼试宏词,入次等。诏循一资。(此据会要及登科记增入。黼邵武人。)
三、谢黻
谢黻,字彦章,建宁人,谢诇的次子,与兄长一起受业于其父。谢黻从小聪明敏捷。12岁时,谢黻跟随父亲在清江,郡守听说谢黻文才出众,让他当面写一篇文章。谢黻一挥而就,使郡守惊异不已。绍圣元年(1094年),谢诇的两个儿子谢黼与谢黻同科及第,高中进士。
宋徽宗依宋太祖仿唐朝开元钱之制,于大观元年(1107年)改铸年号钱“大观通宝”。这次改铸大钱的始作俑者是大奸相蔡京。史载:蔡京“变钞法,铸造大钱,剥削商人,为徽宗聚敛钱财。” 蔡京为了扩大财政,强行推广“当十钱”;实际不到三枚小平钱的重量,却规定为当十枚使用,引起市面大乱。当时,谢黻提举河北长平仓。他上书反对改铸大钱,说是“于民不便”。因此,谢黻冒犯蔡京,被贬谪。谢黻先后任潭州道判、兴化通判、和州知府、建昌知军等职。
《凤山》 谢黻
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东山》 谢黻
东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论。 其间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时与我数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叹黄鹄,飞及下山云。
我友今年归,寂绝车马尘。 问言家何许,正与此山邻。
想为携蜡屐,自往穷朝昕。 斯游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门前一溪水,清彻多游鳞。 安得尺素书,问讯情所亲。
四时且终穷,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岁别,感怀意未伸。
郊原共游地,我独行逡巡。 重来望东山,晤语焉可闻。
以上明邢址嘉靖《邵武县志》卷2
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东山》 谢黻
东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论。 其间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时与我数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叹黄鹄,飞及下山云。
我友今年归,寂绝车马尘。 问言家何许,正与此山邻。
想为携蜡屐,自往穷朝昕。 斯游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门前一溪水,清彻多游鳞。 安得尺素书,问讯情所亲。
四时且终穷,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岁别,感怀意未伸。
郊原共游地,我独行逡巡。 重来望东山,晤语焉可闻。
以上明邢址嘉靖《邵武县志》卷2
四、谢皓
谢皓,字德夫,建宁人,谢诇侄儿。他的父亲早逝,从小由谢诇教养。谢皓聪明才智,颇受谢诇器重,20岁选入太学。谢皓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中进士,谢皓为谢家锦上添花。进士及第后,先后任南剑司户、瑞洪二州司理、历城知县,以政绩显著擢升为金部郎中。
大观三年(1109年),辽国使者来朝,向北宋朝廷提出种种非分要求,接伴使张闬等无言以对。徽宗皇帝命谢皓代替张闬接待辽使。谢皓在接待中坚持有理有节的民族气节,表现出非凡的外交才能,维护了北宋朝廷的尊严。次年,谢皓受命以太常少卿身份出使辽国。在辽国举办的招待宴会上,辽官员有意挑衅,提出要与谢皓较量箭法。谢皓欣然应战,一箭便射中靶心,使辽人不敢轻视。回国后,谢皓任司农少卿,又先后出任南剑、建昌、绎州知州。谢皓为官清廉,他曾说:“吾平生不以公事徇人”,“居官持公廉二字足矣”。谢皓去世时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