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品牌企业竟做出那样的事。人们在斥责黑心的商人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才致使那么多儿童患病。然而,近日一位据称是业内人士曝料称,其实毒奶粉事件真正的元凶并非三聚氰胺,而是另有玄机,并隐藏着一个更加可怕的行业黑幕。
近日,一则新闻再次引发人们对奶粉质量的关注。一位自称是国内某大型乳品企业的员工并曝出行业内幕。称,自己已不在原单位工作了,并且自从离开那个单位后,再没有喝过一滴奶。
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自己曾在某大型乳品企业工作一年多的时间,并清楚的了解到了乳品行业内鲜为人知的黑幕。按他的说法,之前发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也决非偶然,而是会必然会出现的事情,只是三鹿的运气稍差一些,从而被捉成了反面典型。
根据他的介绍,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不为人知的行业内幕。大家都知道,乳品企业生产牛奶所用的原料都是奶站提供的,而奶站的经营者是从奶农手中收奶的。有些不讲诚信的奶农为了增加利润,会多少在奶中兑些水,然后卖给奶站。
但这种情况还算比较好的,最恶劣的要属奶站,一些奶站的人(当然是一部分,也并非全部奶站)向从奶农那收购到的牛奶内再次大量兑水。可是,水兑多了,乳品厂收购牛奶时,蛋白质不达标,检验不合格咋办?这时,奶站的人就会使出“绝招”——尿素。
这尿素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农药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氮,是农作物常用的一种氮肥。有些奶站的人黑心的将尿素加到牛奶中。或许有人会问,尿素与牛奶又不相干,在奶中加尿素干嘛?原来,在牛奶中加了尿素,会增加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蛋白质达到了检验标准。这样,渗加了尿素的牛奶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进入了乳品厂。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难道黑心奶站的手段真是那么“高明”,乳品厂竟毫不知情吗?其实作为乳品行业内的,乳品厂对于奶站的这点计量,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可既然知情,为什么没有拒绝,却还在收这些奶站的奶呢,这很值得深思。
有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认为是在奶粉中加了三聚氰胺,才惹的祸。其实不然,实际上事件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更加触目惊心的事实——奶中添加了尿素。也就是说,乳品厂从奶站收来渗有尿素的牛奶后,要经过高温灭菌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尿素中产生了有毒的三聚氰胺,才发生了三鹿毒奶粉事件。说到这,相信大家就会明白了,原来,三聚氰胺也并非是真凶,尿素才是幕后黑手。
据称,收来的鲜奶在乳品厂是这样被分类加工的:好一点的奶被用来做酸奶,品质中等的做成高钙牛奶,再差的用来作早餐奶,一些变质的奶则被用来做奶粉,利用得十分充分。
三鹿毒奶粉发生后,没有一家乳品厂站出来表态,斥责这种行为,就已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也说明这种现象,行业内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也只是三鹿“运气不好”,喝出了事,这才被抓成了典型。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和我一样,惊出一身冷汗吧。我们且不说这位业内人士的曝料有多少权威性,不过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却在屡屡发生。从有毒奶粉到瘦肉精、牛肉膏。老百姓的识别能力被一再考验着...
我们说一个品牌的树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靠过硬的品质及企业长期的努力,才能慢慢树立起来。可是有了品牌后,一些大企业对好不容易才树立的品牌却不加珍惜,甚至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来。那么迟早有一天,品牌会毁在自己的手上。人们面对这样一种现状,不知道以后奶还能不能喝奶?我们还能吃什么?也由此可见,企业的诚信经营,任重而道远,更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
面对如此种种事件及现象,不知您是如何看待?欢迎大家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