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表示被追踪


  我们已经知道,Facebook、Twitter和谷歌可以使用他们的分享小工具来追踪你在互联网上的阅读习惯,甚至当你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些出现在不断增长的文章及博客帖子上的看来无所不在的按钮时,也是如此。

  不过,或许较少为人所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些分享工具像野草侵蚀林木一样一刻不停地疯长。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释放了不与网络出版商分享收益的广告,而出版商们却把它们贴到所有的网站上,这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一下。

  Facebook说整合它的分享工具可以使媒体网站流量三倍于原来。

  通过Facebook登录《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的读者比一般读者要多读22%的网页,多停留8分钟。

  趋势是明显的。据《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Facebook的按钮出现在世界上访问量最多的1000个网站中的三分之一上,Twitter和谷歌的按钮则分别出现在其中20%和25%的网站上。

  Facebook对于网页流量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在高客传媒(Gawker)重新上市之际,企业家尼克·丹顿(Nick Denton)声称,这是唯一重要的社交流量。

  作为为数不多的数以亿计的用户有规律地访问的网站之一,Facebook正在取代谷歌成为网络流量的守门人。我已经从中看到:通过积极地使用Facebook来花时间推广其网站内容的网站们可以在网页流量方面创造奇迹。随着越来越多的流量通道意识到这种现实,我们可以预料到,Facebook的“喜欢”按钮还有其他在较小程度上的社交分享工具将百分之百地渗透网络。

  然后会怎么样呢?Facebook、Twitter和谷歌都说不会披露用户的浏览数据,并且很快就会处理掉。但是如果这些数据被调回了呢?如果他们认识到这些数据多么有利可图、在“建立股东价值”方面多么有用之后会怎样呢?他们会使这些数据货币化吗?关键是,那些“喜欢”按钮很有潜力成为每个Facebook用户的历史记录里的一个窗口。正是这种可能发生的事激发了像布莱恩·肯尼什(Brian Kennish)的“断开连接”(Disconnect )插件那样的项目,该插件可以阻止搜索引擎和Facebook收集用户的历史信息。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没有全世界网络出版商的帮助,Facebook永远不会完成这一行为。他们需要Facebook导入的流量要多过Facebook需要自己更多地出现在一个网站上。因为,要退出与“喜欢”按钮大军的连接就意味着牺牲流量及其带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