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人口普查成果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利用人口普查成果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周符波

(2011年11月  日)

同志们:

 国务院决定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点。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务院交给地方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历时两年多的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的范围之广、参与的人员之多、公众的支持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以及全体普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圆满地完成了普查关键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这次普查中,我市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人口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2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强有力的普查工作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人口普查工作,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吉平先后多次亲自召开各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统计局局长、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对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综合试点工作、“两员”培训工作、入户摸底、普查登记、普查表的光电录入、数据处理等关键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指导。

二、自我加压,创新工作。

在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中,我市首先确保了七个到位。

1、责任落实到位。自《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下发后,市人民政府及时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人口普查工作,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富民强市,构建和谐邵阳,实现后发赶超的一项大事来抓,2009年9月5日市人民政府在全省各市州中率先下发了《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邵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全市的人口普查工作。到2010年3月底,全市八县一市三区相继组建了强有力的人口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各县市区基本上由常务副县市区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计局局长或分管人口统计的局领导担任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从公安、计生、国土、劳动、统计等部门抽调了一批业务精湛、素质精炼的人员组成了人口普查办公室,组建了高素质的普查队伍。下设综合宣传、业务、后勤、数据处理、户口整顿等五个工作小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进度表都按要求全部上墙。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为全面推进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3 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重点研究人口普查经费的落实、部门职责分工、人员抽调等一系列问题,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成员通报了全市人口普查的工作进度和存在的困难。

2010年3月8日,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大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递交了《邵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标管理责任状》,负责人口普查工作的县市区政府领导交纳了风险抵押金。各县市区人普办也分别向市人普办递交了《邵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标管理责任状》及交纳了风险抵押金。各县市区按照这一要求,与乡镇街道办事处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将人口普查工作列入了政府文明考核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2、经费保障落实到位。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通知精神,为确保各县市区人口普查经费按时到位,市人普办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确定我市各县市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预算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按总人口计算确定了人口普查三年经费的最低标准,将人口普查经费列入年度预算。12个县市区按照《通知》规定标准落实到位了人口普查工作经费。

3、督促检查到位。2010年4月,和2010年8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两次下发《关于对各县市区人口普查准备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和《关于对各县市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4月和8月中旬,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统计、公安、计生、国土、劳动等部门参加,对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普查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四落实”情况进行了两次督查,并及时发出了督查通报,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均摆在了重要位置,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对人口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了情况明、事情清,经常过问人口普查工作,关心人口普查工作。

4、综合试点工作落实到位。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的要求,市人普办在隆回县荷香桥镇抽选了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村民委员会进行了市级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并于2010年5月26日召开市级综合试点现场观摩会议。省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省人普办主任李新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吉平,市人大党组副书记银醇祥,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等领导现场观摩普查员入户登记工作。至6月底,全市12个县市区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各抽选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村民委员会,全面完成了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既检验了普查方案的可行性,又锻炼了普查队伍,找出了难点、积累了经验。

5、户口整顿措施到位。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以来,市公安局迅速行动,积极谋划,有力地推动了户口整顿工作在全市健康、有序、有效的开展。工作中的诸多做法与经验被省公安机关肯定和推广。市公安局局长李晓葵、副局长肖国清亲临现场参加宣传活动,现场解决群众关于超生人口上户问题。各县市区公安部门按照市局的要求,紧锣密鼓开展了全面的户口整顿工作,接受群众咨询上万人次。

6、“两员”选调培训落实到位。“两员”的选调和培训是人口普查成功与否的关键,按照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的要求,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全市213个乡镇、街道,5885个村、居委会,选调了42000名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进行了全面的培训。9月13日,市人普办举办县级业务骨干培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人普领导小组组长周吉平在培训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保证培训的时间,突出培训重点,确保培训质量。要真正做到培训一个辐射一片,今天当好学生,回去当好先生。要努力营造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开展工作的环境。积极宣传好人口普查工作,要让老百姓人人知道人口普查的意义。

市人普办为确保培训质量,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安排。每讲完一个章节,进行一次严格的综合测试,及时消化讲课内容。三天的培训共进行了四次综合测试。为鼓励县与县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扎实学习,市人普办将测试的结果纳入县市区人口普查业务考核的内容,进行综合排队,对组织工作做得好的县市区颁发了组织奖,对综合考试前10名学员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和奖金。

7、物资采购准备到位。按照国家和省人普办有关物品采购的最低标准和要求,为节约人口普查经费,全市统一采购制作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背包3.6万个、专用笔4.3万支、垫板3.2万个、《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260万张、中小学生课堂折页100万页。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放到各县市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手中。

三、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人口普查的政策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程度获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市人普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力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1、2010年初,市政府主持召开市内新闻媒体负责人座谈会议,明确各新闻部门和人普办宣传工作职责。并多次召开了各县市区统计局长和人普办主任会议,研究部署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要求各县市区务必在2010年6月底前,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处制做两块以上大型醒目的永久性人口普查宣传广告牌,为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至2010年6月底,各县市区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市定任务。新邵县在主要街道口制作了六块固定的大型醒目的永久性人口普查宣传广告牌和2个固定的电子屏幕宣传广告牌,15个乡镇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处悬挂了1—2块永久性大型广告宣传牌,武冈市制作了2块固定的电子屏幕宣传广告牌,宣传人口普查工作。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大祥区人民政府联合,在邵阳市高速公路南互通出口制做了一块108平方米大型醒目人口普查宣传广告牌。

2、开辟人口普查专栏宣传人口普查工作。一是市人普办在市统计局内网开辟人口普查专栏,开辟“县市区长谈人普”、工作动态等栏目, 要求各县市区分管人口普查工作的县市区长围绕《责任状》,撰写表态文章,在《邵阳统计信息网》公开发表,旨在增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抓好人口普查工作的责任感。达到宣传领导宣传到领导的目标。二是及时发布人口普查工作动态。2010年,市人普办共发布人口普查工作动态126期,有30多篇新闻稿和经验材料被国家、省人口普查专栏推广采用。全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经验在全省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介绍。

   3、及时制订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2010年9月8日,市人民政府召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各县市区人普办主任、宣传组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宣传组组长,市直新闻单位负责人,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市统计局副处级以上领导共100余人参加会议。周吉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充分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艰巨性;多方联动、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4、大力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2010年10月11日至10月16日,市人普办与市广播电视局联合,邵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邵阳广播电台、邵阳日报、邵阳城市报参加,共同制作了4集宣传市、县、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人口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的系列报道,分别在邵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邵阳广播电台、邵阳日报、邵阳城市报连续报道,大力宣传了人口普查工作。  

从2010年10月16日开始,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分别进行人口普查倒计时。10月28日周吉平同志发表电视讲话。《邵阳日报》刊登市统计局局长肖曼辉答记者问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邵阳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就人口普查应注意的事项现场专题了市人普办主任邓红专同志。

201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市人普办、市统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大门口、市委礼堂、市政府前栋办公大楼外墙悬挂人口普查宣传标语和口号条幅20幅,配合全市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的开展。切实做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网络有言,提高了人口普查的社会知晓度,营造了浓厚的人口普查工作氛围。

四、程序到位质量高。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准确普查,努力强化现场督查指导力度,加强全程质量控制,落实普查数据"三查"、"四核对",恪尽职守,对210多万户家庭进行了访问,对800多万人口进行了登记,实现了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用自己的劳动成就了这次普查,高质量完成了人口普查关键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人口普查表实现100%一次录入成功,一次提交合格,为全省人口普查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经验、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经验在全省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介绍。体现了普查数据的高质量和严要求。

五、成效显著。经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07174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96361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8122人。全市户籍人口为7927565人,十年共增加699224人,其中家庭户1950605户,691391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3.5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3人、增加0.01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3671023人,占51.91%;女性人口3400718人,占48.09%。常住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的109.88下降为107.95。普查查清了人口总量、基本结构、迁移流动、居住条件等状况。

2010年12月8日至12日,我市分别接受和通过了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验收组严格的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事后抽查验收,这是最高规格、要求最高的检查,此次检查的顺利通过也充分验证了我市人普查工作是扎实有效和成功圆满的。我市的人口普查工作被评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为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42000余名基层一线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向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全市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大量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必将为邵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科学实施邵阳市"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打好基础。

同志们,人口普查数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普查资料的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资料开发和数据资料的编印工作,各县市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和统计系统的工作人员再接再厉,扎实做好普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等工作,深度开发普查成果。各有关部门也要围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结合前瞻性、战略性重点问题研究,把最新普查数据和研究成果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科学系统深入地开发应用普查成果,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为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好务。同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总结表彰,对荣获国家、省、市、县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