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先心病的小孩,由于病种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差很大,重者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轻者平时可无任何症状,与正常小儿一样,仅在因患感冒、呼吸道感染到医院就诊时,医生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才被发现。孩子出生后,家长如发现小孩有以下症状,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1. 紫绀(青紫):孩子出生后在鼻尖、口唇、指(趾)甲根处青紫持续存在,或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青紫逐渐明显。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病情很重,多为紫绀型先心病。
2. 心脏杂音:细心的家长将耳贴在孩子胸部,如果听到有吹风样、机器开动样的声音,甚至在孩子胸前可摸到震颤,孩子有先心病的可能性很大。
3. 体力差:婴儿吃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
4. 易患呼吸道感染: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
5. 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发育比同龄小儿迟缓,其体重落后比身长落后更明显。
6. 杵状指(趾):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呈鼓槌样改变,颜色变暗。这种现象往往在2~3岁后出现。
7. 蹲踞:婴幼儿期抱着时双腿不伸直,而喜屈曲在大人的腹部,坐着时喜欢将脚抬到凳面上,站着时下肢保持弯曲的姿势。会行走后,患儿活动量不大,走不远就感乏力,自动采取蹲下姿势或两膝紧贴胸部,休息片刻后再站起来活动。
8. 昏厥:往往发生在哺乳、啼哭、排便时,孩子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失去知觉甚至抽搐。
9. 胸廓畸形:大一点的孩子胸部逐渐隆起变形。
10. 孩子诉说胸闷、胸部疼痛、心慌,特别在活动以后更明显。
准父母们还应该知道的是,在妊娠20-22周时通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基本上可以明确胎儿是否有先心病,因此,此时的产前检查是最早发现胎儿有无先心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