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业之痛


  【新闻背景】今年4月底,百胜集团提出以协议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的建议,收购价为每股6.50港元,交易总价约45.57亿港元。百胜集团目前持有小肥羊约27.2%的股权。私有化之后,百胜集团将持有小肥羊已发行股本约93.2%,参与创办人则持有余下的6.8%。

  应该说百胜收购小肥羊速度还是很快的,这说明百胜和小肥羊(张钢)之间的默契非常好。目前,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家门店,而小肥羊则仅有300家门店,当然还有很多家类似小肥羊的蒙式火锅店。这两者的结合并不能给肯德基带来多少利润(相对肯德基的收入率),只能是在战略上,构成对麦当劳、真功夫及其他快餐连锁的综合抑制。

  根据商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百胜在中国的餐厅数量有3000多家,旗下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等,去年营业额达到336亿元;小肥羊在国内市场有将近300家餐厅,去年营业额接近20亿。百胜并购小肥羊案涉及金额达45.57亿港元,这对于肯德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中国连锁的结构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约1.8万亿元,增长18.1%。百胜和小肥羊2010年在国内的营业额相加约为350亿元,仅占全国餐饮2%的市场份额。从全国餐饮收入来看,这两家企业合并后,对连锁的影响也不大,但是却牢牢地掌握了的中国连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就是可以很好的形成肯德基的老大地位,而把第二梯队的麦当劳、真功夫等甩开。这是肯德基一直追求的战略要点,应该说今天他们实现了。接下去,我就要看肯德基自我如何引领中国快餐连锁业,以及麦当劳何时能够对肯德基的中国老大地位造成挑战威胁。

   国内很多饮料食品专家对中国品牌表现出了惋惜的态度,这是一种自恋或者说是闲着没事乱哼哼的姿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病态的、习惯的感情流露,其本质是忽视对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积极探索。国内连锁业的发展应该是呈积极态势,很多餐饮、酒店都寄希望于连锁模式,但是发展都不如意。像小肥羊、真功夫、以及其他快消品连锁店来说,成本之大、管理之痛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这其中的根本性原因是:中国连锁业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盈利良好的模式。据调查:7-11便利店、OK便利店、8字店、喜多客等连锁店,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为何这么多点都在亏损,还继续开店呢?规模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百盛收购小肥羊也是寄希望于规模来综合上下游成本,以盈利。

  中国连锁业的另外一个弊病是我们的市场环境造成的。我们国家的连锁业始终处于一种品牌塑造的思维里。人们对自己的专卖店看得很重,俨然是另外一个办事处,但是其消费的水平及高档社区店铺的成本,小区规模的消费能力及竞争的压力都对专卖店(连锁店)的盈利提出了极大的要求。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实体店造成的冲击更大,仅仅靠在小区里做个漂亮的门头,做做广告,显然不能满足企业连锁和专卖店的发展要求。

  而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情况就大不相同。除了投入的大外,而且其利润也是很高,规模相对都比较大,所处区域人流也比较大、档次也高、服务也好等等,而国内连锁业的发展却是相对弱势,更不能对周边环境消费造成实质性影响,而且各种档次的店都会遍布在你周边,餐饮分店很难形成良好的优势。像真功夫这样的连锁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这样的连锁毕竟太少。洋快餐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把赚钱,除了严格控制的质量和技术创新之外,其在国人心中的消费地位也是一个暂时难以逾越的大山。

  最近康师傅要统领百事可乐,这是一种尝试,也仅仅是一种尝试。巧的是百事可乐是百胜的前东家,大家可以观察到:肯德基用的都是百事可乐,而不是可口可乐,这是由于他们原本是一家的历史渊源形成的。康师傅要进去餐饮业已经很久了,但是发展规模根本谈不上,而在国内连锁方面,康师傅几乎没有座位。面对连锁业(包括超市)对康师傅的封锁,自己干是必然的选择。小肥羊已经归属百胜,其根本原因就是发展已经没有积极性和动力;这和汇源果汁是同一个原因。但是,小肥羊比汇源果汁幸运,因为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敏感性的角力没有那么显眼。

  连锁之痛,在于国内消费与商业流通的严重失衡。连锁的成本很大一块来自房租和人工,再加上原材料。这些构成使得连锁业的发展极为艰难,而外资品牌的高高在上,可以化解这些困难。麦当劳和大润发就是看重了这个问题,才延缓了发展的趋势。麦当劳的门店几乎都是自己的物业;大润发虽然在二线城市发展,也是自己的物业;这两家连锁企业让人感动发展的强劲。

  

  

  

  

张海勤 2011年11月91138Phonixcity of Guangyuan East Expressway



  时间    收购方    对象     收购权益    金额     审批

2011年11月百胜集团小肥羊从27.2%增至93.2%45.6亿港元获批

2011年7月雀巢集团徐福记60%17亿美元待批

2011年6月帝亚吉欧水井坊从49%增至53%1.4亿元获批

2011年4月雀巢集团银鹭60%价格未知获批

2010年11月亨氏集团福达100%1.65亿美元获批

2010年11月朝日啤酒康师傅控股6.5%私募新股股权435亿日元已完成

2010年11月嘉士伯啤酒重庆啤酒从17.46%增至29.71%23.85亿元获批

2010年2月雀巢集团云南山泉70%上亿元获批

2009年5月朝日啤酒青岛啤酒19.99%股份6.7亿美元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