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压力难释 美元有续涨潜力


  “欧债忧虑或转向意大利”及“欧央行减息”两大因素基本已封杀欧元上升空间,美国就业市场轻微缓和增添了美元上升动能,而英镑、日元、商品货币等均有自身压力因素,如此美元极有机会再升一波。截至昨(11月7日)18:40,欧元暂跌0.30%至1.3751美元,美元指数暂涨0.32%至77.210点,未来或有机会续涨。

  希债忧虑才下眉头

  上周希腊债务危机一波三折,先是希腊有“公投”喧闹之声,其后又在德、法等国压力之下放弃公投。从表面上看,希腊债务危机得到“解决”,但事实上希腊的“卖乖”之举已为未来留下较大隐患。

  未来参与购买希腊公债的投资者必然有警惕其某个时刻忽然公投,或忽然决定退出欧元区,所以必然要求更多风险溢价,客观上将造成其筹资更为困难。

  虽然有上述负面因素,但希腊事务也有些正面因素。希腊政坛正酝酿重大变化,执政党和主要反对党将组成联合政府并重新推举总理,该消息有一定正面效应,因一方面未来该联合政府在推出新政策时会比较靠谱,更可能最终得以实施;另一方面,该联合政府也能使该国议会在批准欧洲及国际组织对希腊的救助协议时更加顺利。

  除此之外,上周欧洲央行意外降息也对解决主权债务危机有些正面作用,因为此举多少会减轻各债务国的债务负担,除非市场信心恶化太快。

  整体而言,市场对希腊危机忧虑只是表面上稍有缓和,但也可能只是原先恶化的速度有所缓和,即该忧虑的绝对水平仍然十分严重。本周一希腊的2年期公债收益率较上周五的90.782%急升为97.023%,升幅高达6.87%,创历史新高。

  意债忧虑再上心头

  上周G20峰会并没就防止意大利债务恶化提供切实解决方案,口号居多,尤其是未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多涉及援助计划方面达成协议,所以这就使得投资者忧虑加重,欧元也于本周一出现些抛压。

  本周一欧洲各国财长将开会,议程是细化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扩容方案。该会议的意义其实不大,因EFSF扩容目标是一回事,谁出钱却是另一回事,有没有钱才是如今的根本问题。

  最近一周数据显示,意大利9月失业率由8.0%升为8.3%;10月CPI同比涨幅由涨3.6%升为涨3.8%;10月PMI制造业指数由48.3大降至43.3;10月服务业PMI指数由45.8降为43.9。这一周多来几乎就没好的数据,所以投资者情绪更是低落。

  周一意大利2年期公债收益率由上周五的5.401%急升为6.073%,升幅高达12.45%。另外,其10年期公债收益率由上周五的6.350%升为本周一的6.620%,升幅4.25%。

  在上周G20会议中,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曾表示,“意大利无需资金并愿意接受IMF检查”。该表述显得较乐观,但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这种乐观的表述原本就是必须的,要不然投资者更会大举抛售意债。

  就以前多个曾接受援助国家的情况看,通常当债务国公债收益率升到7%之上时,相关国家表态往往变软,最终“迫不得已”地接受援助。因此,投资者可继续关注意大利国债,当7%的节点来临时更应注意风险,整体策略应是回避欧元。

  美元将续涨

  上月底开始的美元涨势来势颇猛,经过上周盘整后,本周有进入进二波拉升势头。欧元区的减息和预期继续减息几乎封杀了美元下跌空间,而上述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指标稍好等因素则给予美元额外上升动能。

  上周五美国10月失业率公布为9.0%,好于预期值9.1%;10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8.0万,略差于预期的增9.5万人。上述就业数据既无非为美联储退出刺激提供证据,但同时也使美联储过早推出QE3缺乏依据。由于市场对推QE3的预期原本相对于退出刺激政策更强烈些,所以美元指数整体得到一些支撑。

  除欧元外,其他非美货币强弱也相对地左右美元指数强弱。在日元方面,市场目前对日本当局采取更多干预行动颇存预期,日元整体也走得较弱,该因素多少也支撑美元指数。英镑近期横盘,但近期英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均极糟糕,这使得英镑备受压力。市场如今对英国再陷衰退的预期加强,进而市场对英国加大宽松政策的预期也越来越浓,虽然该国通胀率已升至三年最高的5.2%。上周澳大利亚降息,加上中国方面数据不佳,这同样使商品类货币难以振作。澳元虽不直接计入美元指数,但非美货币整体弱势这一气氛仍对美元指数有利。

  因此,虽然美元有各类自身问题,但汇市只是相对的,在某一时期相对问题稍少的币种就会走强。既然权重的欧元、英镑、日元压制较多,那么未来美元支撑必也同步增加,从而使新一轮涨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