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葡萄酒生产需要大幅度提高品质


  新疆酿酒葡萄适宜生态区有天山北坡、吐哈盆地、伊犁河谷、焉耆盆地以及喀什、和田5个产区,前4个产区已经形成,各家企业纷纷在疆圈地,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品牌,且各具优势。(天山网 2011年11月06日 )

  葡萄酒生产,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目前,新疆酿酒葡萄适宜生态区有天山北坡、吐哈盆地、伊犁河谷、焉耆盆地以及喀什、和田5个产区,前4个产区已经形成;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和焉耆盆地。位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县被誉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

  正因为如此,各家企业纷纷在疆圈地,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品牌,且各具优势。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注意到的,那就是落后工艺影响生产或将淘汰。不然的话,,那就无法真正使得小姐的葡萄酒产业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新疆酒类管理部门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新疆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有51家,生产规模达到24万千升,产能达到10万千升。事实上,新疆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下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很多,生产规模和产能都已超出上述统计数据。其中,中信国安、 乡都酒业等企业通过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做强做大,已成为一支新兴力量。

  现在国内的一些生产葡萄酒的企业,在新疆有的建起的葡萄园,因为新疆具有生产种植的葡萄的条件,这些良好的条件,本来是可以作为生产葡萄酒的原料基地的。但是新疆却是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优质品质的产品,而且是一些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却依旧在新疆的葡萄酒生产上继续占有份额,结果不仅是葡萄酒的品质同类花,也使得新疆的高端葡萄酒无法真正进入到国内的优质的葡萄酒的行列,如此一来,就只能成为低端的产品,而且是无法真正成为市场的支出产业。

  而且是现在还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新疆本地葡萄酒生产企业与内地来疆企业之间抢夺基地、原料的“肉搏”战将会更激烈。但她认为,内地企业在疆建立原酒基地,在原料的种植、采摘和日常管理上进行严格监控,让当地的葡萄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不再担心产品销路,且能推动新疆葡萄酒产业更快发展。

  相关企业应善于利用地域条件、技术以及引进国内技术和资金,进行低、中、高档葡萄酒的研发和生产。

  而且是现在的新疆的原料生产和新疆作为基地的旧有的市场模式。现在是到了迅速改变的时候了,作为原料基地的下游的地位也必须加以改善,才可以实现新疆的葡萄酒进入到高端市场成为可能,自然利润也就可以得到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