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某大学邀请,给几十个企业家讲传承,才讲了十多分钟,就知道着了道儿。跟着准备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员有多大年纪?统计出来少数三十岁,大部分四十岁,五十岁只有一个。第二个差不多就不用问了,你们的企业纯利有多少?中小企业的成长大概要过三关:初阶纯利一千万至三千万,中阶三千万至一亿,高阶一亿以上,四十岁年纪,是一千万至三千万的水平。
传承这事儿,靠两条腿加速,一条腿是年龄:七老八十,不传不成;五至六十,欲拒还迎;三至四十,少年强说愁。年纪愈大,愈有压力传承。第二条腿叫盈利:一两千万,游刃有余;三五千万,英雄气短;一亿以上,吾生有涯。不到某个数目,不会想教几个副手门生。
很多时候企业家臭美,说麾下CEO正念MBA、博士、博士后。每当听见这样的“杯具”,生一点就扑克面,熟一点就微笑:“今后两年贵企的业绩多半出问题!”原因是企业多了一个没有实操经验的学徒级汽车设计师,要将企业这部正在路上行驶,特别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高速行驶的汽车,拆解重新组装,还要添加一些不是老师傅设计,而是这个学徒照猫画虎的部件,中间又不准停车。其状之险!请自行脑补这部企业恐怖片。
欧美考试制度,本科以上,与中国分别不大,都是笔试和面试,但中小学,则与旧中国摇头晃脑背书式教育有很大分别。有两种试题样式,其一是非题,其二多项选择题。是非题就像笔者当初预测国美争夺战,谁胜出,没有中间路线。
选择题可用于对CEO或接班候选人的能力/风格考试:未来三年战略应该是A.全攻B.坚守C.摸石头过河D.暗渡陈仓E.声东击西F.自选新题。这种题可以有两个处理层次,如果市场该攻,考生选成该守,这叫大错,创办人或舵手无谓浪费时间生命面试。但如果考生的大战略对,但战术有别,则一定要面试,哪条大路通罗马,是司机/CEO之个人风格;何时用何帅何将?是企业帝王术之终极智慧,面试是耦合两者之门。
招纳二代完毕,就等于传承吗?上述皆与传承无关,是成长的范畴。
很多企业家在四五十岁,赶时髦在外面聘个CEO,就自比尧舜,比方出租车主本来全天自驾营生,后来请了个夜班司机,夜间做车主收租,再过段时间,日间都请个司机,全线收租了,这是否算传承?
大部分中国企业家,仍然好比全天自驾的车主,香港称这种为“特更”,稍进一步的,请了个夜班司机/外聘CEO,这外聘CEO的影响力,一般等同美国副总统,一份最没实际工作范围,也是民间耻笑最多的公职。到日夜皆外聘司机,最多只达到管理学一年级教科书所说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要达到传承的境界,只能用艺术的方式界定。师父/创办人自成一家,将经营知识组成一套学问,找到徒弟,教出新人,才算传承。否则用怎样先进的猎头方式,顶尖的HR考核法(其实只有国内迷信HR,西方招聘CEO几乎完全不经过HR部门),只获得专业经理人,并没有传承。
但反过来,创始人着书立说兼有光碟,又是否等于有传承?不少企业狂人自比孔孟,将自己创业时的幸运/偶然当成真理,还逼迫下属学习,立碑立生祠,好似明朝大阉魏忠贤。亦不算传承,实际建立商业邪教,导人迷信,阻碍企业进步。如果你信乾隆帝说典当业颠扑不破,现代银行就不会出现。
经营知识化,要经得起不同年代、地域和行业的检验。鱼与熊掌不能并得,就不是经营知识,绝对传不了,只能成商海一阙歌,让白头宫女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