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开始成为决策的重要杠杆


  投票选举制度的出发点是被选举者要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样大多数成员才会选择你作为社会的领导者。那如何让庞大的社会群体知道你在代表他们的利益呢?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利用媒体和舆论来传递给选民信息,尽管很多时候是一种口头的甚至是虚假的承诺。

  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社会的选举几乎是媒体的狂欢,各种对候选人的积极宣传造势以及对对手的负面的报道就成为了主流。社会民众对各种信息疲于应付,不知道谁将来能够真正代表他的利益。事实上,大部分宣传和造势只为了争取选民的选票,而真正当选之后,那些承诺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这类游戏规则中,普通民众其实只是一种民意工具,在必要的时候拿出社会群体的利益为挡箭牌,使社会的整体舆论对自己有利,从而达到政治或者经济目的。因此控制社会的舆论制高点就成了西方社会的重要规则之一。

  在最近的重要新闻事件中,我们有幸看到了中国也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掌握大权的发改委通过央视出人意外的证实了已开始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从而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在各大媒体随后跟进的陆续报道中,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垄断行为描绘成贪婪的、不择手段的、霸王式的经营。将这两家企业推向了整个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垄断的、暴力的、不负责任的国企形象进一步被恶化。

  但更出人意料的事情随后发生,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属的《人民邮电报》和《中国信息产业报》在头版发表文章,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为题对央视有关报道提出质疑。并引用了一则广为流传的微博“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装一家的有线电视、用一家的电、使一家的煤气、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价格一天天飞涨的时候,没有人说垄断;当有一种业务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

  报道称:本报记者通过调查与采访,发现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引用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摩根大通等投行和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的观点。

  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社会舆论也开始分化。很多人民众认为,所有的国有垄断企业都存在垄断行为,但最垄断的还不是联通电信而是两桶油;也有一些民众认为,无论如何,这次发改委发起的反垄断调查都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垄断央企们不再对消费者敢为所欲为,更有杀鸡给猴看的意思。而更多的人开始观望,甚至更传出此次事件是有觊觎利润丰厚的宽带业务已久的广电系和铁通系幕后推动。

  体制内各部门争夺利益制高点转变为争夺以广大民众利益为焦点的舆论制高点。

  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各个部门敢于拿起舆论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个人认为,无论本次事件的结果如何,至少它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民本意义。

  无论是寡头垄断竞争还是寡头竞争,至少他们开始重视民意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至少在流程和形式上表示出对参与主体之一消费者的一种尊重。把事件充分的摆出来,让广大民意充分参与,让民意去左右事态的发展,这也是近年来高层所表现出的执政智慧之一。

  很多时候,在很多利益集团竞争的状态下,相关监管部门在出台一项政策时,左右为难,要充分兼顾大部分人的利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这个决策向社会公布,让整个社会的民众参与讨论,让民意作出决策,既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利益集团的竞争上,又将政策制定的风险转嫁给全社会,这实在是一个高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