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房价下跌之趋势已经很明朗,由于部分楼盘降价幅度太大,老业主纷纷提出维权诉求,这是很正当的,政府也应该鼓励。因为一、他们是垄断体下的受害者,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暂且抛开商品房的居住属性,就看它的投资属性,单单认为商品房就是一商品,在这个市场中,少数厂家控制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买房者就像零售商,他们从供货商处进货,如今因为供货商利益熏心,战略不当,引起消费者的怨恨不买他的产品了,供货商产品大量积压,为了促销,大打降价牌,而零售商从供货商处高价进得产品此时面临赔本的风险,零售商当然是不干的,也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代理了一个家电品牌,结果这家电企业却在我销售的区域以低于批发价的价格出售,这明显不符合游戏规则。二、降价补贴有助于财富回归,财富回归老百姓之后,有利于化解高房价绑架我国经济的矛盾,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房价下跌之趋势已经很明朗,部分专家和官员却依旧想妖言蛊惑,混淆视听。今天有时间揭开一下他们虚伪的面纱。
一、温总的决心坚定,市场预期很威武。温总说过必须让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价位,中国人民银行也报告称可以承受房价50%的下跌,这都在表明政府的决心。有些人拿温总的话做起文章,妖言惑众误导人们,温总的话是说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他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他当然不会直截了当的说房价必须降多少,因为中国区域很大,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评价房价合不合理,就看他的租金比,假如一平米售价30000,100平米,总共售价300W(有些人是贷款买房,成本要高于这个数字,暂且不考虑。)这个价位下得平均租金一般为4000元/月,这样算来回收300W要63年。这里还有装修费等等,国家给你的房屋使用权也就70年,合理的投资话,应该是20年的回收期,这下算下来,20*12*4000=96W,96W/300W=32%,也就是说房价下降68%才是合理的,吓到你了么?这个我是按北京海淀区的情况算的,结合全国情况,房价下降40%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说市场预期很威武呢,因为一、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经认识到这个陷阱,选择旁观。二、现在我国1.3左右的总和生育率,会导致未来人口每过一代(约30年)减少40%,人口暴减。远期对房屋的需求大幅度下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次房价下降不能全归咎于政府调控,也是市场规律。
二、十二五期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经济转型。然而高房价引起国内矛盾严峻,已经涉及很大的民生问题,房价泡沫不破,经济转型也免谈。有些人会说房价是市场决定的,政府说了不算,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心虚不虚?纵观世界的经济体,已经没有完全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体,历次的经济危机让各国政府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在我国一贯都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现实矛盾已经鞭策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然而我们的部分官员却依旧没有领会党的政治方针,纠结于房价降或是不降这个问题,住建部的陈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近出了一本书,很扯淡的书。官员不懂经济,没有执行力真的很可怕。
三、判断房价下跌好不好,看看受惠和受损的人数比例。董藩11月7日在新其浪微博上说:“房价下跌谁高兴谁倒霉?高兴:没房的家庭,约占家庭数的4%~6%;未婚但考虑买房的人,约占城市人口10%。倒霉:占86%的有房家庭(财产缩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银行(信贷收入下降)、财税部门(难收税费)、产业链上就业者(下岗失业),及不觉得受损但会遭遇稳定威胁的更高两大主体,你懂的。”但是董藩这个言论显然没有考虑农民工城市化和需要改变住房状况的城市居民,大幅减少了房价下跌受惠的人数并相应大幅增加了所谓的受损人数。任志强在其微博中说:“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有住房。但住房条件差和多代同住的家庭比例超过40%,大量农村有房户家庭分户向城镇转移,新婚家庭分户等形成巨大住房需求。”童大焕按照任志强及统计数据分析,大概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有住房需求。因此房价下跌,不高兴的人要远比董藩所说的要少、受惠的也远比董藩所说的要多。
总的来说,认为房价下跌不好,就是房地产价值缩水、GDP和财政收入放缓、银行信贷风险及失业问题。其中第一项是认为房价下跌不好的独有观点,后三项同时也是认为房地产大跌不好的观点。房子具有居住功能,在现代经济下也具有投资功能。居住是房地产的最基本功能,投资功能是后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就像大米一样,偶尔也会被投机,但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被吃”。“衣食住行”是人们的最基本需求,其中“住”和“食”又最为基本,也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下层居民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所以住房和吃饭一样,其功能应该是首先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其次才可以是投资功能。如果主次颠倒,必然引发一系列问题。
在粮价上涨过程中,如果许多人投机大米,就会造成底层居民生活困难,因此大米必须坚决打击其投机行为。同样,房地产投机,就会造成占人口大多数的居民住房困难或背负沉重住房压力。经济发展程度越低,房地产的投资功能就越低,因此作为一个人均GDP世界百名左右的中低发展中国家,中国房地产的第一功能必须是居住。
房价高,居民用于“住”的成本必然高。房价高,地价也高,整个房地产处于高价位状态,而每一个经济体、每一个人,除了飞在太空的之为,都位于一定的房产或地产之上,高房价必然提高实体经济运营的成本和每个人的生活成本。
比如,一对夫妻两要租房开一个小饭店,因为房价高,所以房租虚高;因为房租高,所以你去吃饭,他们必须卖的比较贵一些,你的吃的就比较少一些,且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因为你吃的少,种菜养猪的农民就会受损;因为房租高,这对夫妻很辛苦,因为挣的钱许多要给有钱的房屋所有者,加大了实体经济经营的困难(其他企业也一样)和贫富差距;因为房价高导致你住房、吃饭等成本更高,高房价导致高生活成本,这会消减你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降低其他方面的需求,其中高额需求实际上交给了房地产;因为高房价导致高生活成本、拉大贫富差距、打击实质城市化和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等,这就会降低内需、增加实业困难、增加就业难度,同时导致经济更加依赖投资和出口,进而通过外汇增加被动扩大货币发行及投资型拉动通货膨胀,再而推高房价和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最终让大多数人生活更困难。
在当今中国,由于高房价下的房地产暴利,让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实业有空心化的危险。高房价提高经济运行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进而让实业和民生更加困难。更危险的是,高房价导致中国生育率更低,而超低生育率就意味着未来年轻人口快速减少、重老龄化和未来民族的大衰退。比如,中国现在1.3左右的总和生育率,会导致未来人口每过一代(约30年)减少40%,人口暴减。现在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香港的超低生育率,和高房价及又高房价导致的居住空间狭小和生活成本高密切相关。
高房价会导致高生活成本、高经济运行成本、高就业压力,降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和绝大多数居民的幸福感。高房价对中国来说,不仅是现在扭曲经济、破坏民生,还危害未来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延续。可以说,高房价不死,中国不活。
在当今的中国,高房价的维持,只会对少数人有利,也即高房价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你拥有一座房子,无论价格高低,你好拿来抵押投资或消费吗?这样的家庭只能占很少数。所以房地产的资产意义,只有对少数家庭才有实际意义,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居住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低房价低经济运营成本、低生活成本、低就业压力才是最有利的。所以,房价大跌,实际上对多数家庭是有利的。
这是有人也许立即提出来,房价大跌对GDP增长、财政收入增加、金融系统安全和就业是不利的。这多是目光短浅。高房价带动GDP、财政和就业,实际上是透支未来的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比如,在房地产正常的情况下,本应该是五年造出来的房产量,结果由于高房价和房地产泡沫,一年就造完了。则在这年,GDP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就业良好,那剩下的未来四年呢?让GDP和财政增长及就业喝西北风吗?降低房价,让房地产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是让他们正常发展。只要是泡沫,只要房地产处于畸形状态,毁灭总会发生,而且泡沫越大、持续的越久其未来损失越大,最终得不偿失。
所以,房价需要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