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理论家、学者发表意见,都有一种积习,就是“言必称希腊”,那是因为古希腊创造了许多灿烂的人类文明。今天的人们,开口闭口希腊,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希腊发生了主权债务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属于欧元区债务危机之一,只不过希腊债务危机实在是危如累卵,并且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根据媒体报道,2008年希腊主权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13%,到2009年,这个相对值达到126%;有关方面估计,到2011年底,这个相对值可能进一步扩大到160%。借了那么多债务怎么偿还呢?没有答案。
私人举债,往往要有财产作为抵押。希腊民众向银行贷款消费,以房产作抵押。现在遇到经济危机,失业了,无法还债,只得将抵押物房产偿债。于是有些人沦落为赤贫,纷纷涌向雅典领取救济金。如果是国家举债会怎样呢?国家财政部如果向国内居民举债,到期无法还债,财政部就向中央银行写借条,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用新钞票还债。钞票发多了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适度,可以聊解燃眉之急。而如果通货膨胀率已经相当高了,也可能引发社会动乱。这叫做饮鸩止渴。即使是这样,希腊也还是不好办,因为希腊用的是欧元,自己不能印钞票。要是向欧元区中央银行借钱,同样存在怎么还债的问题。希腊负债额已经超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即使全体希腊人一年不吃不喝,也还是还不起,过一年还要增加利息支出。希腊变成一个金融无底洞,谁肯借钱给它。在过去,借外债也是要有抵押的。例如,在旧中国,如果向八国联军那八个国家之一借钱,你得拿某条铁路经营权、某地税收征收权、租界等等实际财产权作抵押。这类抵押现在都看作不平等条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没有抵押,没有担保,遇上债务风险怎么办?希腊的外债有没有抵押物,有没有担保?不得而知,那怎么行呢。
究诘西方国家债台高筑的理论根源,所谓“消费乘数”最值得怀疑。消费乘数“理论”教导学生说:消费增加ΔC,将使国民收入增加K倍的ΔC,ΔY=KΔC,这里的Y表示国民收入,K为消费乘数,K>1。既然如此,那人们就大胆消费、放肆消费、疯狂消费、举债消费,……结果,必然是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危机四伏。
最近有些美国学者在质疑一位资深经济学名教授的“学问”。这位名教授的学生们后来成为今天美国重要经济部门的管理者,正是这个原因,使美欧国家发生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等等,没完没了。这位名教授的城砖般经济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书店、图书馆举目可见。是不是想找个经济危机替罪羊姑且不论,审视一下名人的经济学教科书肯定是有益无害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物质都是由四种基本元素(土、气、火、水)组成的。现在人们纠正了他的错误,这就做对了。象欧元区债务危机,“欧元之父”还健在,推敲一下他的理论,对他、对世界经济只有好处。否则,一个欧元已经够麻烦的了,如果再来一个“亚元”,世界经济更是乱麻一团。
“欧元之父”也经常来中国传经布道。中国也有许多学者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从比利时留学归来的杨君昌教授就向学生教授“消费乘数理论”:“消费发生变化,也会带来国民收入的乘数变化。……乘数K=1/(1-b),b为国民边际消费倾向。”【1】如果消费倾向趋向于1,即增加的国民收入全部用来消费,吃光用光,则国民收入增量将趋向无穷大,那当然要拼命消费、甚至举债消费了!
现在有的国家起用经济学家当政府总理。人家正在质疑经济学名教授的“学问”呢,所以,以笔者之见,还不如请一位大资本家当总理更加有希望。有的经济学家搞金融创新,生产金融衍生品、虚拟产品;象乔布斯这样的实业家,创新实际产品。你究竟喜欢哪一个?
毫无悬念,“消费乘数”就是欧债危机的理论根源。(2011/11/05)
参考资料
【1】 杨君昌:《微观宏观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欧债危机的理论根源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