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大中环的四姓阶级,自低至高是蒸民(中管),平民(高管),贵族(董事),祭司(金主)各有其苦,释迦牟尼当年的招数,是用讲学,人肉传播,然後演变成一套哲学,好等人们,能过得舒服一点,当时尤其对下等人,教他们灵魂离肉体,今生痛苦不重要,最重要来生。
盲向顶头
若笔者叫中环四姓苦等来生,肯定被掟香蕉鸡蛋,现代人讲求攻略,要一步一步学习,你不能详细化,步骤化,章节化,受众定然学不了。不如我们就先来练眼睛耳朵,搅搅接收端,当中管者自然有下有上,治下我今天不谈了,先谈甚麽是治上,很多中管口中的老板,其实不是真老板,只是你的顶头上司,可能是功能部门头头如CFO,又或者一个营业部头头Unit Head,聪明中管是要看两个「面色」,但不一定是两个人的面色,例如销售人员,他除了看他的顶头外,更要看是另一个 “无面人” --营业额,一般美式企业,够生意可以当你顶头透明,同样中层律师,会计师,亦可当管理合夥人透明,只要营业额又够又稳。又之如公司秘书,他可以当他上面的CFO、执行董事透明,但他不能容许上市公司规管出位,因他的另一个「面色」是规管当局。一众上市公司中层甚至下层,理论上他们的老板是公众,所以工作方面符合整体股东利益,就由蒸民进化成精民,而不致被蒸。
肯定有部分读者看到这里就会说,我的顶头上司是很变态的,很畸形的,不是你所说这麽简单,你不会了解的!笔者会在此回敬你一句,大江大海,有那类人笔者会完全未碰过?当然我亦无法一一告诉你每种人怎样处理,但可以和你分享以下两个 “计”,(一)若你的顶头是与机构利益不符,甚至有多层的头头都是如此,你就是任职「等死」机构,应立即用「三十六计」的上计「走」!;(二)但若果日子不是太难过,又只是一个半个头头对机构利益方向严重不符,你可选择等(他走),是「三十六计」的另一计:「守株待兔」。
统上平下
平民(高管)跟蒸民视线有别,蒸民学望内外,平民学望上下,先讲上方的贵族,全球贵族是 “生” 来叹世界的,无论一个人怎样得到 “贵族” 会籍,是靠祖荫还是後天努力,各有前因,这个你作为平民不用管,但你要肯定要向下维持秩序,保证贵族在低噪音下风流快活,例如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这位平民,在任期间出现:校警失控,禁锢,过度处理来宾等情况,就是维持不了秩序,董事局被逼要插手。一个高管若掉职炒鱿,又储蓄不够,随时等同堕阿鼻地狱。
董事会看似一个由元老/贤达组成的高级组织,但其最主要特性,很多高管都未掌握透彻,就是这种所谓议事组织,看似文明中立,一旦遇到风暴,可以严重倾斜,例如其中有一董事/委员不喜欢某高管,遇事强烈针通,高管马上可以突然 “死亡”,反过来中间有人强烈支 “撑”,支撑理由可以是最污秽的利益勾结,以至到最清白的惺惺相惜,好运者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在美国CEO很多时同兼别家企业的非执行董事,容易出现(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相卫,令CEO向董事局勒索高薪容易得手,例如前纽交所主席格拉索兼CEO年薪达1.4亿美元就是一案,你亦可以看到这家伙身跨两个层次,即是平民(高管),亦是贵族(董事局主席),他的下台,不单止触怒贵族(董事局)层,更触怒祭司(金主)层,徐立之尚可约满离职,格拉索就高调被炒。为平民(高管)之道:(一)要向下维持稳定,当然这 “稳定” 二字要用阔定义,(二)上向贵族层(董事)中有影响力成员,取得支持,否则职业生涯难以长命,高章之CEO,最好以 “光明性” 与董事们意气相通,而今天最当时令的课题,在企业/金融服务界,就是迈向「资本化」,令董事局与CEO同气连枝,再与外面的财务顾问,审计师,金融律师等心神相通,来个二次以至三次资本化,令大家荷包更丰盛,整个持份(stakeholders)圈进入有 “道” 境界。
医企先医人 复明方有神
评论
编辑推荐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