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凯:营销“美丽生活”


  千千万万营销人员,是清一色的女性,即使是行政管理人员,也以女性居多。

  这是一家以“丰富女性人生”为使命的公司,同时又不仅仅只为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她更是在提供一种美丽的生活形态。

  这种美丽的生活形态,不只是美丽的外表和气质,还有美丽的精神家园。

  她,就是玫琳凯。

  这家公司的成立,缘于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梦想。

  玫琳凯的创办人玫琳凯·艾施女士曾经遭遇性别歧视,在职场上吃过不少亏:不公平的薪水待遇与升迁,不被重视的意见,甚至一些曾经在她手下工作的男下属不断得到升迁和加薪的机会,最后做了她的老板……当她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当时的老板跟她说:因为你是女人,你不需要养家。

  当她46岁即将退休的时候,她非常渴望成为全国培训主管,然而她期待了一生的这个职位,却被她一手培养的男性助手轻而易举地得到,还是那个蹩脚的理由:因为她是一位女性。玫琳凯一生的愿望破灭了,她愤然辞职并在家用心思考了两星期,最后她在白纸上写下她的希望,是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给女性公平、公正、自由、经济独立、家庭幸福、尊重、认可等。当她写下她的所有渴望时,她的孩子告诉她:“妈妈,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公司,这是一家梦想中的公司。”

  然而,这家梦想公司就这样成立了。从当年一个只有500平方英尺(约46平方米)的店面,到如今,玫琳凯业务遍布全球35个市场,全球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拥有200多万名销售人员。

  在玫琳凯(中国),每一个玫琳凯人都有着4个不变的承诺—幸福生活的缔造: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鼓励玫琳凯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玫好”的生活品质;独特文化的体验:时刻感受玫琳凯文化的爱与被重视的氛围,将爱在玫琳凯人的家庭里延伸;全面成长的摇篮:关注玫琳凯人素质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关注玫琳凯人在品格、素质和形象上的成长;社会价值的体现:鼓励玫琳凯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玫琳凯人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演绎者。

  评论:“美丽”创造“尊严生活”

  “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2010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CNN记者扎卡里亚采访时,这样表达他的愿望。

  怎样才能活得“有尊严”,尤其是中国女性?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但玫琳凯对女性“有尊严地活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个层面:提供“有尊严地活着”的物质基础。

  如果连就业的机会都没有,基本的生活基础都难以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就失去了基础。玫琳凯为女性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同时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玫琳凯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提升营销人员销售和管理的技能,获得更高的薪酬。这让女性获得了“尊严”的物质基础。

  第二个层面:提供“尊严生活”的外在形象基础。

  即使有了物质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气质,也难以“有尊严地活着”,哪怕拥有的财富再多,充其量只是一个暴发户。玫琳凯倡导“美丽到家服务”,给营销人员提供了“美丽到家”的外在形象基础。

  第三个层面:提供“尊严生活”的精神家园。

  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即使有了物质基础和靓丽的外在形象,也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玫琳凯高度重视营销人员的精神生活,以其“乐施精神”的企业文化,提供公益平台和公益模式,让营销人员参与其中,帮助营销人员建设自身的精神家园。正是这种精神家园的建立,让营销人员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向社会放射出人性的光辉,赢得社会的尊重。

  第四个层面:创造“尊严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如果说玫琳凯提供给营销人员的美好生活只是“小我”,那么玫琳凯几年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活动,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改变了社会公众对玫琳凯、甚至直销行业的看法,这就让玫琳凯及其营销人员拥有了“大我”, 更加自信,更有尊严,进而为营销人员的“尊严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美丽到家”不只是容颜的美丽,更是一种美丽的生活形态;玫琳凯给予营销人员的,不只是一个创业的机会,更是一种美丽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来说,这种“美丽”正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