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服的口袋


 

 

轻描淡写忆琐事之一

旧衣服的口袋

 

载2011.11.9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1/2011-11-09/57668.shtml

2011.11.27 新疆文学网转载 http://www.xjbgwx.com/jingcaisanwen/jc/2336.html

贵州《当代法学论坛网》转载http://www.gzsfxh.com/showArticle.asp?id=14891

刚参加工作担任中学教师那年,我的工资是三十多元。在八十代初期,拿这几十元工资也是让不少人羡慕的。鸡蛋五分钱一个,肉几毛钱一斤,物品档次差别也不大。单身一人,吃住在单位。所以,只要节省点,每月都会有一些积蓄,用不着为以后考虑太多,也用不着像现在为房子等必要物质发愁。所以,全然没有攒钱的意识和压力。总想,过两年再说吧。

后来随着交往增多,交友圈子扩大,生活习惯慢慢发生了改变。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几个同事结伴而行,或者定期外出游玩,或者在闲时打打扑克,谁输了谁就请客。先是买点冰棒雪糕之类,后来发展到请喝酒了。尤其是晚上,把大家输的钱集中在一起,就直接奔小餐馆去了,喝酒,抽烟……习惯形成后,钱花起来就没有节制,只要口袋有钱,就很容易受到物质的诱惑,直到花光它才罢休 。快活当然是快活,但有时在经济上再不是那么从容,有时甚至捉襟见肘了。

有一段时间,因为圈子内好友同事连续出现婚丧嫁娶的事情,送出礼金过后,竟然连生活费都没有了,那些日子,不得不举债度日。无奈,关起门来自我封闭,毫无参与大众活动的兴趣了。

不会理财带来的窘境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来还请欠账,并开始改邪归正。于是,很多时候,钱虽然随意装在口袋里,但花起来不再随意。因为工资不高,又没存钱的习惯,以至哪件衣服口袋有钱,哪件衣服口袋里没钱,真是没个准。后来看到人家都有了手表,也想攒一阵子钱买块表。还没凑齐的时候,同事邀约一起去商店买表。那时,上海产的宝石花牌手表是九十元一块。凑齐所有的钱一看,才七十多块。同事也是刚刚够数,也不好意思找人家去借。于是,在穿过衣服的口袋里翻来翻去,结果还真找出了几元钱。最后,在一件早已不穿的衣服口袋里试着掏了一下,竟然掏出来一张皱皱巴巴的大团结。那阵子,着实惊喜了一阵。就这样,九十元钱硬是给凑齐了。

这事后来成为同事们的谈资,大家调侃的时候,说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因为元大票,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而我自己的收获,却不仅仅是旧衣服口袋里的钱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而是感到:我们不经意的积攒,是可以给人带来意外收获的。当然,要积攒的不仅是钱,还有人的善良、友情……泰戈尔说:“最美好的事物总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不是吗?当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有时不也会意外收到学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