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林
有时,我会接到来自咨询公司的来电,对方在电话中,客气的称呼我“杨老师”。几乎每次,我都会更客气的跟对方说,“请不要叫我杨老师,我是常亮老师的助手。请叫我杨林或杨小姐”。
“老师”,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是个尊敬的称谓。不论您是什么职业,都有可能有人称呼您为“老师”。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入职场,称呼那些“老人”为“老师”;称呼自己的上司为“老师”,是个比较讨巧的做法。对方表面上可能不做声,心里却乐开了花。
前几天我去工商银行某网点办事,帮我办业务的工作人员,胸前别的标牌上写着“实习生”,她显然上岗时间并不长,业务不太娴熟。于是在帮我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两次招呼旁边同样在办业务,看来是应该与她平级的同事为“李老师”,并向这位“李老师”请教一些小问题。这位“李老师”看来很受用这样的称呼,开心的应答着。这样融洽的同事关系,自然也是好事一桩。
我为什么请您不要称呼我为“老师”呢?
所谓“老师”,即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既没能力传道,也没做授业的活,最多只是对常老师的课程做一点小小的,且一定层面上的解惑,不敢妄自尊大的就认为自己是“老师”了。一些朋友的好意,我心领了,他们客气的称呼我为“老师”,实在是因为他们拥有宽广的胸怀,是大气的表现。我自是知道自己现时的斤两,“杨老师”的称呼实在令我惭愧不已。
路很长,只有每一步都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才有可能走的更远。
请称呼我“杨林”,或“杨小姐”。
杨林:自由职业,原创作者。兼任著名经理人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
欢迎访问杨林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okok68
欢迎访问常亮老师个人网站:http://www.ceo-m.com
杨林的原创文章仅代表杨林个人观点。
咨询公司预约课程请联系QQ:971295320;136812424,或电邮
网友交流请电邮联系,QQ谢绝,敬请理解。
杨林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