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半落闲院里,何意荣枯世上人?


  

       黄帅---一个曾经风靡全国而可望不可及的名人,2011年10月25日在北京运河苑温泉渡假村我与她有过一次谋面。

  出生于高知家庭的黄帅,人生的轨迹是从自己的一篇日记开始的。1973年底,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班主任让全班同学都写日记,要求写出心里话。9月7日,黄帅这天的日记令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黄帅的班主任看了这篇日记后说“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不要跟着她跑,要和她划清界线”。

  黄帅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便给《北京日报》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她说:“……我是红小兵,热爱党和毛主席,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可是近两个月老师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许多天,我吃不下饭,晚上做梦惊哭,但是,我没有被压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见。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对于黄帅来说,写这封信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解决她和老师的矛盾,好安心学习。据黄帅后来讲,信寄出后,她又有些后悔,“自己原本有错,而且那位语文老师平时对我们挺不错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日记,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却被利用成为“反对师道尊严”的檄文,黄帅也因此成为“反潮流”的革命小英雄。粉碎四人帮后,黄帅的父亲收到牵连,开除公职和党籍并投入监狱,自己报考北京工业大学却不能被录取,直至当时胡耀邦总书记批示后方能如愿。

  时过境迁,如今的黄帅老师,已经是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经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已经步入中年的黄老师,依然保持着学者的矜持和妩媚,天生的笑容是她不老的名片,是对生活的淡定。对于往事很少提及,但言谈中我们感觉不到无奈和悲戚,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未来的憧憬。

  现在,黄帅老师还经常往来与中日之间,更多的做些中日文化交流的工作,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她的这份淡定,恰似诗人罗隐的诗句:“半开半落闲院里,何异荣枯世上人?”,我想黄老师的笑,黄老师的心态,足以让她永葆青春,因为她的心中珍藏着的都是美好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