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劫杀淘宝新规?


  从一朋友处得知,国美苏宁等大卖场的进场费仍然至少10万,甚至是20万,他们都不敢进入新卖场了。淘宝的1万-15万的保证金,以及一年几万的年费,中小企业真的吃不消,成本极低的网店也要收这么高的费用么?渠道为王对么?怎样才能成为渠道的劫杀者?

  如果渠道成为中心,拿产业链利润的大头,这个产业必须死亡。因为所有的创新都需要供应商来做,而不是渠道来完成。家电行业几乎都把命运交给了国美苏宁,于是乎基本上集体死亡。从苹果你就能看到,所有的运营商都屁颠颠的求他,渠道成了狗屎,苹果是中心,结果苹果昌盛。

  虽然渠道为王是错误的,但是事情发展的规律都是向着渠道为王的方向,因为渠道商深知店铺越多,份额越大,拿货的价格就可以越低,甚至是先货后款,把所有的促销成本,管理费用都摊到供应商头上。于是乎,国美苏宁们的盈利来源都来自于进场费,特别是国美,这被称作是最有特色的中国连锁业模式。

  国外的连锁巨头百思买来了,没用几年就打道回府。因为他们太菜鸟了,认为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才是王道,觉得这才是零售业的根本。可惜百思买错了,在没有渠道为王优势的情况下,豪华的店铺装修,优秀的服务,却换不来高销售价格,只能增加成本,结果在国美苏宁的价格战下草草收兵,百思买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难道没有人能制服渠道么?有两个人曾牛逼的制服了国美苏宁,一个人是格力的董明珠,自建渠道获得大成功,但是最近两年又将产品摆进了大卖场,因为自建渠道的成本意味着高价格,而竞争对手的价格战让他们无法继续维持高价格。另一个人是海尔张瑞敏,依靠海尔白色家电的品牌优势可以叫板渠道,并自建渠道

  苹果是渠道的劫杀者,得益于其巨大的创新能力以及强大的品牌优势。渠道在乔布斯的眼里只是工具,他不需要有求于渠道。但是品牌不强势的中小企业需要渠道,必须依靠渠道成功。马云也曾经认为淘宝是帮助中小企业成功的好渠道,因为可以满足供应商为中心的愿望,渠道与供应商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可惜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向着马云预想的方向推进,泛滥的假货以及恶劣的诚信环境,击碎了马云建立以供应商为中心的渠道模式梦想。他蓦然发现,淘宝已经处在了口诛笔伐的漩涡之中,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可能被淹没。于是乎,就有了被认为是卸磨杀驴的淘宝新规,马云为此痛苦的彻夜难眠。

  有人说,你陪着中小企业玩,你就必须容忍中国中小企业的不成熟、不诚信,并承担一切后果。或许淘宝新规正是马云经历了几年之后痛定思痛的结果,与不成熟的小卖家合作,只能自己帮助他们擦屁股。而与大企业一起玩,则可以省去很多担忧。看淘宝也能和英特尔一样在央视的广告中加入大品牌的名字,多有范?

  但是不要忘记,供应商所有的费用支出都会算在消费者头上。国美苏宁对家电企业的疯狂压榨,让我们的洗衣机用2年就完蛋,而10年前的老洗衣机却还可以辛勤的工作。有人说西门子的冰箱怎么也不靠谱?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因为在各种费用支出下,供应商已经没了利润,比卖白菜的农民还可怜,必须要克扣产品。

  总之,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有贪图廉价的消费者和疯狂敛财的渠道,就有制造粗制滥造产品的供应商,商业诚信之风无法形成,马云憧憬的新商业文明永远是空中楼阁。在现阶段的中国,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废话,没提出任何解决方案,是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