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景的问题
——回答某网友的问题
很久不来这里了。上次的问题我也在思考,情景名为二,实际上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清人王夫之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长安一片月”也是景中含情。
另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也有关于写景的论述,“景”分有我和无我之景,所谓有我之景,是以我观物,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一种;无我之景,是物我相融合,不知何者是我,何者是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也是一种。这是我的一点见解,很多年前,我在大学阅读词学理论,好像是这样说的。“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你自己去分别吧。
象征呢,是一种心里的暗示,多借助客观事物,不同于比喻修辞格,如舒婷《致橡树》里的木棉,就象征了新时代的女性;托物言志,是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就不举例了。
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清楚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