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规则


  淘宝商城刚宣布调整商家续签和招商规则修改,昨晚即遭遇一批“淘宝小店家”的暴力攻击,闹得动静很大,消息称不少正常运营的大商家被迫停摆,相信伤及不少无辜。

  淘宝对此发布公告,认定这是一场刻意操纵、有恶意企图的利益方所为,称已向警方报案,并指责这批号称“淘宝小店家”的行为是“赤裸裸地暴行”。当然,那些参与这次攻击的不少小商家的“蚂蚁雄兵”或许不这样认为,他们的想法可能只是对利益规则不满的泄愤和表达。

  实际上,类似地事例在百度上也出现过。在百度搜索规则或者竞价排名调整的时候,一批站长、搜索优化者甚至客户也纷纷指责,只是搜索引擎不如网上商城那么脆弱,他们不那么容易攻陷百度的系统而已。

  我认为,淘宝此次事件不会是孤立地个案,百度等搜索引擎、新浪、腾讯微博等社交媒体等网络安全平台等都可能再次出现类似事件。互联网是开放且各利益主体独立的链条,平台自身、平台的合作伙伴(当然也包括不守规矩的某些利益主体)以及用户都有自身利益的诉求,而且在这个博弈中,各方力量和诉求也可能随时变化,虽然合作共赢是大方向,但权益分配不公也很难避免。利益链条上规则该如何设定、利益如何平衡与各自的表达方式,都值得反思,法律的介入与监管、行业地自律甚至都有必要提上日程,以保证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