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去了。人们感叹为何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其实,苹果的成功就在中国。苹果的产品是富士康制造。只是大家有一种不可理喻的观念:苹果是高科技产品,制造苹果产品的富士康却不被看作高科技企业,饱受代工没有前途,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等等非议。甚至每当对富士康发难,就要扯上苹果,逼使苹果从富士康撤单,荒唐的行为让人啼笑皆非。
在有些人看来苹果是创新,而制造很简单,买来设备,招聘人员,谁都能做。可我们为什么不想想,谁都能做为什么苹果只让富士康做呢?代工很简单,为什么比亚迪会说代工今年业务而衰退呢?
这些都是太多人不了解制造、不重视制造所造成的扭曲理念。
我在这里简述苹果跟富士康的关系。首先声明,这里所讲的内容,都是我个通过对富士康的采访,逻辑推理出来的,并没有任何富士康人员向我透露任何信息。
从富士康做连接器开始,苹果就是富士康的客户。富士康的第二个产品电脑机壳,也是首先代工苹果的产品。2003年,苹果发布艺术电脑Mac电脑,其产品就是富士康制造。富士康一位员工介绍:“我2002年底进厂,半年后公司就遇到一场硬仗。被誉为全球电脑设计顶尖艺术大师的A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个人概念电脑,引起全世界A迷翘首以盼。但是,要实现其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超凡品味,却给全世界电脑制造商出了一道高不可攀的难题,令欧美厂商望而却步,日本厂商知难而退,韩国厂商避而远之……集团郭总裁却以无以伦比的魄力接下了这个案子。在他的指挥下,各个事业群抽调出一批精英员工组成G5特攻队,向这个堪称电子业的“天险”发起进攻。7月,我作为冲压厂的技术能手被从PCEBG抽调到SHZBG,幸运地成为G5特攻队的一员”。
苹果电脑曾经历过一段消沉。2009年起,因音乐播放器ipod而重新崛起,当时市场上MP3有很多品牌和产品,但苹果ipod一出世,就击败所有对手。原因有三点:一是其它的产品,都要从电脑上歌曲和音乐,而ipod有上万首的中外歌曲曲库可直接点播。二是太多MP3产品质量不可靠,而ipod质量非常可靠。三是ipod外观时尚漂亮,是其他产品不及的。应该说,ipod产品方案全是苹果的,但产品质量和外观则是富士康的功劳。别的不说,就是外观光滑细腻,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做不出来的。能做出这么好的外观的,世界上没有几家。
手机iPhone就是富士康建议推动苹果上马的。此前,苹果没有做过手机,但苹果有资源平台,ipod就能下载10000多首中外歌曲。将这个平台就能转成手机平台。为此,富士康开发出100多种产品样机让苹果挑选,苹果就选了iPhone。如今iPhone4.5已经出世。结果,苹果iPhone就打败的老牌手机诺基亚。iPhone的成功得益于富士康在手机制造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方案集成。
ipad也是富士康力主开发。平板电脑最早开发的是台湾华硕,但卖得不好。2008年初,深圳华强北的山寨厂大热上网本,也就是平板电脑。因价低而走红,也就是这个时候,富士康宣布进军上网本平板电脑,当时大家并不知道它要做什么产品,甚至有华强北山寨厂打富士康制造的品牌。后来,大家才知道富士康做的是苹果ipad,并且产品时尚价格奇高。
苹果ipad也帮助富士康打破不做笔记本电脑的禁忌。2002年,富士康成为台湾IT业老大,大家才知道富士康不只是做电脑元器件,它的机壳里面已经装得满满,已经做了多年的电脑整机。因为大家都是富士康电脑元器件的用户,却原来是竞争对手。这时候又传言富士康要做笔记本电脑,其他厂家就担心了,以前跟郭台铭打球的人甚至不去和他打球了。郭台铭只好承诺不做笔记本电脑,只做零部件供其他企业。后来,富士康做了索尼笔记本电脑,郭台铭解释说,索尼过去也不做笔记本,我不是抢了大家的订单。而且日本企业是很少找别人代工的,我把订单拿来大家应该高兴。2006年国外另外一家电子代工企业支持英国一家媒体报道富士康血汗工厂,企图挖走苹果ipod订单,不但没有挖走,苹果反而作为补偿,把苹果笔记本电脑让富士康代工。媒体当时就有富士康代工苹果笔记本的报道,但富士康坚决否认,原因就是它有承诺。
但是,富士康从上网本找到了进军笔记本电脑的机会。它说上网本不是笔记本,是另外一个产品。我做上网本,没有破坏以前的承诺。苹果ipad之后,富士康相继代工多个品牌的平板电脑,富士康与惠普在重庆建立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年产量就达到2000万台。
郭台铭早在2004年就说过一句话:“苹果的软体,富士康的硬体,苹果的内容,富士康的制造,是全球无双的产品”。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制造和硬件的作用,硬件是软件的载体。
另外,作为科技制造企业,富干康的规模要大于苹果公司。在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中,富士康列第60位,苹果列第111位。
关于制造对创新的作用和价值,我在这里附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乔布斯的奇迹只是轻轻划动了一下手指》
苹果已经成为一个奇迹,乔布斯也被神话,被奉为信息时代科技创新的英雄。
其实,乔布斯没有那么神,他不是超人,他没有做过什么技术的原创,他只是轻轻动了一下自己的手指。
对乔布斯的颂歌一流高过一浪,但我觉得这句话是准确的:“他使个人电脑像电话一样简单易用;他让音乐重新流行了起来;他把手机变得丰富多彩;他最后还改变了阅读”。
乔布斯如何推开苹果的大门?
一切的改变,都是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技术已经存在很多年,并不属于乔布斯的专利。但一直有两个致命缺点:慢、死机。据我从富士康有关技术人员那里了解到的信息,两家公司为了改进触摸屏技术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攻关两年多的时间,才得以突破。苹果的产品触摸起来就有三个感受:快捷,完全能够赶得上你的需求;顺畅:不论多快,不论触摸多少次,都会正常工作,不会停顿,更不会死机;优美:你触摸时的那种弧线,那种节奏和美感,就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现在三星等多家公司触摸屏技术也已经不错,快捷和顺畅已经没有问题。但体验上还没有苹果的那种美感。
我不是做技术的,无法了解触摸屏技术的改进都是做了一些什么?但不外乎实现的技术方案,元器件的使用,线路的改进,屏幕的材质、信号的接受等。比如iphone4出来以后,有不少人反映信号不好。原因就是信号接受好天线就要够长,但手机又小型化,这就是一对矛盾。苹果的天线就缠绕在手机外壳上,如果你握得太紧、太严,就阻碍了信号的接受。
也就是说,苹果产品的改进,就是这样一些“小打小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改变人类的发明创造。
这也是我一直讲的细节决定成败。
触摸屏技术改进好了,苹果的ipod才能与强大音乐库联结成功,能随心所欲地下载上万首中外歌曲,“让音乐重新流行了起来”。把ipod的成功嫁接到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上,iphone就“把手机变得丰富多彩”。反回到来,使用到电脑上,就“使个人电脑像电话一样简单易用”,“最后还改变了阅读”。
我喜欢上ipad,就是阅读。几个小时就能把一部二十四史下载到电脑里,翻阅起来比翻书的感觉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