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70)


                      人生的感悟篇(二)

          家庭和睦是我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障

 

    三哥、四哥,我和六弟、七弟和小弟在静安里一起居住了约12年。在这期间,兄弟的每天都埋头学习,做功课,或做自已喜欢的业余众好。平时经常能听到三哥在留声机旁引吭高歌。那台飞利浦电子管收音机播放着母亲爱听的故亊和四哥给我讲解无线电知识。

 

    到中午12点时、可听到康阿姨在楼下召唤:吃饭啰!这时、每人都停下手中的活,由长到幼、一个个走下楼梯,坐在红木制作的大圆桌旁。母亲坐在朝南的位置。她的左右分别按长、幼坐着三哥、四哥,我和六弟、七弟和小弟。这时我家的那条小狗会赶快从门厅晒太阳处钻进饭桌下面。

 

    我家从没听见任何吵闹或打架的杂音。六个男孩在一起生活,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的吵闹声。母亲的和蔼、平易近人、不计高低的作风,给六个儿子提供了最好的榜样,并潜移默化了儿子们的性格。同时:三哥和四哥两人的认真、执著从亊着自已的爱好成为四个弟弟学习的榜样。

 

    母亲自已没上过学,但她很清楚,必需给六个儿子提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习的机会。她尊重每个儿子自已的选择,从不干涉孩子做的事情,相信每个孩子已能自我约束能力。她信任每个儿子的勤奋自觉学习能力,从不追问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

   

    我在交大学习时,大学四年级时、应同学建议在一个星期六晚上睡在他们的宿舍里。当时家里没有装电话,我无法告知母亲,当晚没有回家住。星期天是学生食堂打牙签的日子。这一天的午歺特别丰盛,这正是同学留我居住在校的原因。

 

    周日午歺后,我回到家里,并没有说明我头天晚上未回的原因,母亲也没问我为什么昨晚没回家。我感到母亲对我的作风和品德有十分的把握,她很相信我。所以在抗战胜利前,她能放心地派我从杭州出发,由一位她不认识的商人颁路,远程到相距几百里的屯溪城为家里找一个避开战火的住房。而我自已则深信母亲的正确判断,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重要任务。

 

   诚恳待人是我终生的处世哲学。这正是母亲和四对兄嫂的榜样和品德对我的影响。

 

    1948年我从上海交大毕业到我1989年离休的四十一年是我从学校进入社会的时期。在这四十一年中、我接触和相处的人员十分广泛:有多位老干部,一般干部,交大同学和工人等。我同他们总能成为互相交心、互相尊敬的朋友。原因在于我是在母亲和四位兄长的诚恳待人的环境中长大的。并且我在参加工作后,同工厂里或设计研究单位里的老工人、同亊及各级领导相处时,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诚恳待我的作风。虽然过去他们都没有见过我,他们也不知道我的学历,我的家庭情况。但相处后,他们会发觉我十分尊重他们每个人,且实实在在地在用心学习他们多年劳动中积累的实际经验的人。和大家交往中,我们往往很快成为互相信任、互相尊敬的朋友。他们会毫无顾虑和热心地向我传授他们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中的知识。本溪煤铁公司的外线老工人马庆玺是一位典型。我们俩曾一起到照相館照了像,他坐着,我站着,我或在他身旁。

 

   后来,我在冶金部曾遇见他,得知他已经到酒泉钢铁公司,任动力部部长。

 

   我在包钢设计院,武汉的冶金部一米七工程技术工作组时,共同相处的都是国内重工业系统的优秀人才。同这些专家们相处,我依然持诚恳待人的作风。在武汉的三年中,我结识了一批国内高档次的工程技术和学术专家,如:东北工学院、现改称东北大学的杨子厚敎授,北京钢铁学院的孙一康敎授等。我们互相敬佩并学习对方的長处,从而成为莫逆之交。同他们的交往、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的枝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