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高回落 阶段性投资战略悄然浮出水面
周五沪指早盘补缺后出现快速拉升走势,盘中最高摸到2868点,下午一点半后过后上涨乏力,沪指高位跳水并一度转跌,最终险守年线,报2838.80点,上涨14.60点。
市场普遍认为,导致股指冲高乏力并高台跳水的罪魁祸首依然是"圈钱",今日又有六只新股上市,其中N振东盘中接近破发,而中小板指数在主板企稳后仍无法止跌,主要就是密集的、高市盈率的新股发行带来的后果,就最近三天来说,一共有11只股票发行,其中最高发行市盈率为131倍。不过沪指周线收出十字星,并且20周线形成强劲支撑,而下周2010年宏观经济数据将明朗、春节前新股发行节奏也有望减缓,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市场转折点可能已经形成,我们只需等待短短的几个交易日,沪指将重新挑战2900点关口。
虽然元旦之后的行情已经度过了去年末的资金窘迫期,尽管市场整体预期仍较谨慎,但行情的活力已有所改观。对于已经开始的一季度行情来说,经济的关键词是通胀,政策的关键词是调控,股市的关键词是流动性。从这三个关键词的现行局势来看,即将披露的12月份CPI因基数翘尾原因出现阶段性回落已可确定,已经公布的12月份PMI已出现4个月来的首次回落,显示经济景气度在降低。
因此,去年末刚刚加息完毕的政策面暂时没有了进一步紧缩调控的必要,在春节之前起码不会“再扔靴子”,一月份是个难得的政策真空期。此外,银行年终存贷比考核的结束、进入新的信贷周期、央行为确保节假日期间社会流通环节的需要于春节前在公开市场连续投放等,也显示一月份的行情“不差钱”。这是一月份运行“年夜饭行情”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市场流动性有所改观,但与去年的流动性环境相比毕竟已是相形见肘,这决定着行情面对上档2940点以上历史天量区还缺乏足够的底气,这直接制约了目前大市行情的空间。同时,1、2月份CPI再度高涨,以及1、2月份可能出现的信贷热,必然会遭致后续调控政策的进一步紧缩,春节假期之后已是2月中旬,这决定了在时间有限的真空期内,市场规模性大资金难以大动干戈,行情也难以获得规模性的驱动力。因此,尽管一月份行情“不差钱”,市场患得患失的状态决定着春节前行情能抗跌,但也会时有震荡。
“年夜饭行情”的指数空间不充裕,好在岁末年初的股市正处于个股题材的丰盛期,年报含权、年报预增、机构年度调仓、“十二.五”元年行业政策新预期……等,这决定着春节前行情的“甜点”主要集中在个股行情上。同时,由于市场普遍担心3月份起的调控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收紧,现阶段的个股行情普遍存在快速轮动,以及“波段行情短线做”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于下周三率先公布年报的中小板含权股(拟10转增2-5股)精华制药出现了“年报未出身先死”的现象,提示着投资者对高估值的年报含权股已有必要“多一分警惕,少一些盲从”。小盘含权股早早被透支,在即将进入年报周期时开始出现“早衰”,也使得低估值股票的防御优势开始显现。同时,行情的主体结构重心已有从“成长+新兴”向“防御+主题”转型的倾向,这对于在岁末年初阶段制定新年度投资战略是十分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