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汽车产销均突破1800万辆,势头非常猛烈,根据新速网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车市应该会超过2000万辆。
另有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演绎到了“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与此同时,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又暂时“熄火”,于是2011年中国车市增速将明显放缓已经不容置疑。
过度消费让城市不堪负重,潜伏许久的大城市病加速恶化。略显滑稽的是,鼓励汽车消费的政令尚未废止,强制限制汽车消费的政令已经上路。这个180度的转弯玩的就是心跳。
然而纵观中国的车市,就象中国的股市,大盘不涨的时候,局部的行情也跳不到哪里去。中国的汽车市场,如果说一、二线城市买意不足,那么必然出现一种供过于求的局面,于是三、四线城市的购买意愿也将随之下降。“买涨不买跌”,这在我们的股市、车市,或者说任何一个市场上都是硬道理。其实随着城镇化运动的大力兴起,一、二、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都还在发展。随着扩城运动的方兴未艾,车市与股市有所不同之处,在于其刚性需求是在日益的增长,因为公交系统虽然在每个城市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扩城运动的步伐相比,都显得滞后许多。
随着汽车外形趋于运动和时尚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汽车设计的较量早已转战至内饰设计的较量。那么,2011年流行的汽车内饰会是哪种呢?从调查结果看,2011年的内饰色调流行将与2009、2010年有较大不同:深色配金属和深色配皮革内饰的支持率有较大幅度上升。金属内饰给人成熟、厚重的感觉,皮革内饰则以高档、质感强也颇受消费者青睐。 尽管我们说,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来不惧怕竞争,但鼓动所有跨国汽车公司用它们成熟的老产品换一个包装,然后以低价冲击市场,无疑是要乱拳打死奇瑞、吉利。本土品牌近20年来在低端市场形成的优势将化为乌有,向高端去的战略转型也会被釜底抽薪。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2010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这里面有消费的刚性需求,也有政策的添砖加瓦。在中国经济依然蒸蒸日上,在刚性需要依然强劲的市场环境下,缺乏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政策引导正为汽车产业的全面恶化埋下祸根。
2010年车市让不少人谈到拐点论,但是拐点没有到来,新的一年车市在一月份虽然不是很火爆,但是销量20%的增长应该是顺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