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夏天,老杨和小杨在北京药物植物园留影。小杨越长越高,他的自行车轮子也越长越大
关键词:低碳 自行车 高速
明天上午,由中国低碳网主办的CCS技术高峰论坛将在欧美同学会会所揭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将就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阐述各自的看法。
虽然这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论坛,但还是引起了许多关心环保的人士的注意,他们甚至对主办这个论坛的中国低碳网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晚上,一位名叫“Let it be”的网友与我聊天,建议低碳网今年多推出一些操作性强的环保信息,比如借鉴拼车一族的做法,号召有车一族主动实行单双号,由低碳网提供拼车信息,这样既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减轻了交通压力,又不影响上下班。
当然,这个主意是否可行尚需讨论,但这位网友低碳、环保的思想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其实,除了私家车主主动实行单双号外,骑自行车上下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有不少朋友,都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像北京新闻台的玉昆和张泳两口子,家住磁器口,到建外上班,天天骑自行车,风雨无阻。“骑行的北京老梦”是我的一位残疾朋友,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便,但照样骑自行车周游全国。
我们家小杨从小就喜欢骑自行车,还没上小学呢,就会玩飘移了。有一次玩砸了,刹车太狠,车是刹住了,但小小的他整个人从车把上面飞了出去,牙齿与水泥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门牙从此少了一块。医生说,等长大了再补吧。所以现在小杨的一颗门牙还是缺一块呢。即便摔成这样,小杨对自行车仍是爱,爱,爱不完,到现在已经骑到第N代了。
自行车这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在国外也越来越受重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自行车友好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现已开始将其庞大的自行车道网络“升级”为自行车高速路。此举正是为了鼓励更多通勤者放弃汽车,选择骑自行车出行。
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被誉为欧洲的两大“自行车首都”。在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超过居民数量,由于很多人都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这里的自行车道虽然数量惊人,但也变得有些拥挤。自行车交通拥堵问题在诺莱布罗加德大道尤为突出,在这条大道,每天的自行车流量达到3.6万辆左右。
丹麦自行车联盟发言人弗里茨·布莱达尔说,建设自行车高速路,现在正是时候,因为哥本哈根的道路已经处在超负荷状态,但不管遇到什么天气,人们还是希望骑自行车出行。
布莱达尔解释说,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丹麦人将汽车作为自由的一种标志,现在的自行车正扮演这个角色。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选择骑自行车,甚至连政要也是如此。丹麦自行车联盟表示,诺莱布罗加德大道是欧洲最为繁忙的自行车道。哥本哈根市政府规划人员已决定在这条拥挤的大道建设哥本哈根第一条环境友好型车道。拥挤的自行车道将向道路两侧拓宽4米,原有车道将留给公共汽车使用。
哥本哈根市政府自行车项目负责人、有着“自行车先生”之称的安德里亚·罗赫尔表示,他们的想法是将诺莱布罗加德大道建成“欧洲最棒的自行车道”。罗赫尔并不满足于方便哥本哈根市中心骑车人的出行,他同时也希望郊区居民能够放弃汽车,改骑自行车出行。他的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让郊区通勤者骑自行车往返哥本哈根市区的比例从当前的37%提高到50%。
在哥本哈根市区,55%的通勤者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未来的哥本哈根自行车高速路将遍布停车站,骑自行车的人可以在停车站给车胎打气、挂车链和喝水休息。交通信号灯也会优先对待自行车而不是汽车,让从郊区骑车前往哥本哈根市区的人享受“更快捷,更安全”的交通。自行车高速路将加大驾车者的出行难度,同时让骑车人的出行更便利。布莱赛尔说:“这会促使喜欢开车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前往哥本哈根市区。”
凭借先进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哥本哈根在欧洲首都中独树一帜,其自行车道长度超过390公里。2006年至2010年,哥本哈根投资2.5亿克朗修建自行车基础设施,2011年又投入7500万克朗,两条市区-郊区自行车高速路将于2011年底投入使用,从哥本哈根市中心到郊区的长度将达到15公里,第三条的长度将达到20公里,预计于2012年投入使用。丹麦的其他几个重要城市——奥尔胡斯、欧登塞和奥尔堡也在考虑修建类似的自行车高速路,因为这是一项有利于环境和健康的举措,它让消除汽车造成的哥本哈根交通拥堵和更自由地呼吸空气成为一种可能。
我们国家何时才会出现自行车高速路呢?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