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经济如何给力民生



  费启动尚需时日的背景下,加上,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痛苦转型,因此,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多年积累的货币被动超发以及热钱仍在大举流入,对中国市场商品的冲击仍然不小,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流动性泛滥情况下,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的牛头依然难以按下。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的难题不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11年宏观政策取向时提出了: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基本取向。“积极”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稳健”则更加关注发展质量,提高经济平稳运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灵活”是指政策能及时出台以应对新问题、新情况,是政策更具针对性的体现;“审慎”是指政策在实施力度和节奏上要留有空间和余地,避免出现调控过度的局面。以笔者看明年经济将是“稳”字当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2011年各项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在内都把着力点放在了保民生、给力民生上。中央要求2011年要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办几件事实,足以看出心情之迫切,力度之大,政策准备之完善。保经济就是保就业,明年就业问题将是经济工作的首要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后劲,必将在2011年继续夯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十分敏感,但到如今也没有实质性进展,相信2011年百姓能够看到曙光。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任务,确定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具体目标,中低收入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这种复杂主要表现在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2009年4万亿投资和9.56万亿信贷投放的后遗症冲击着2010年。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从金融危机缓过劲以后,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指责、要挟、胁迫更加激烈,驱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热钱汹涌流入。国内货币超发和热钱大肆流入,两股强势流动性合流后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直接影响各个领域投机肆虐泛滥,各种商品涨声一片。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应对金融危机时依靠大举投资效应慢慢消去,而消费又一直难以启动,出口又开始大幅下滑,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这与涨声一片的通胀、资产价格膨胀形成了反相关,使得宏观调控政策处于两难选择之境地。就是在这种“艰难困境”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发展,中国毅然决定咬牙进行经济转型,坚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为复杂的2010年已经坚实迈过。

       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将是更加复杂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经济金融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可预期现象增加。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虽然世界经济已经走出危机、迈上复苏。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过度负债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隐患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对中国的影响时隐时现,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其中汇率就是矛盾焦点,在这个焦点下各种贸易纷争不断,中国出口企业步履维艰,从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

     从国内情况看,在大举投资效应消去以后,在出口受阻情况下,在消费启动尚需时日的背景下,加上,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痛苦转型,因此,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多年积累的货币被动超发以及热钱仍在大举流入,对中国市场商品的冲击仍然不小,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流动性泛滥情况下,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的牛头依然难以按下。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的难题不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11年宏观政策取向时提出了: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基本取向。“积极”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稳健”则更加关注发展质量,提高经济平稳运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灵活”是指政策能及时出台以应对新问题、新情况,是政策更具针对性的体现;“审慎”是指政策在实施力度和节奏上要留有空间和余地,避免出现调控过度的局面。以笔者看明年经济将是“稳”字当先。2011年中国经济如何给力民生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这种复杂主要表现在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2009年4万亿投资和9.56万亿信贷投放的后遗症冲击着2010年。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从金融危机缓过劲以后,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指责、要挟、胁迫更加激烈,驱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热钱汹涌流入。国内货币超发和热钱大肆流入,两股强势流动性合流后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直接影响各个领域投机肆虐泛滥,各种商品涨声一片。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应对金融危机时依靠大举投资效应慢慢消去,而消费又一直难以启动,出口又开始大幅下滑,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这与涨声一片的通胀、资产价格膨胀形成了反相关,使得宏观调控政策处于两难选择之境地。就是在这种“艰难困境”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发展,中国毅然决定咬牙进行经济转型,坚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为复杂的2010年已经坚实迈过。 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将是更加复杂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经济金融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可预期现象增加。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虽然世界经济已经走出危机、迈上复苏。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过度负债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隐患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对中国的影响时隐时现,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其中汇率就是矛盾焦点,在这个焦点下各种贸易纷争不断,中国出口企业步履维艰,从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 从国内情况看,在大举投资效应消去以后,在出口受阻情况下,在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2011年各项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在内都把着力点放在了保民生、给力民生上。中央要求2011年要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办几件事实,足以看出心情之迫切,力度之大,政策准备之完善。保经济就是保就业,明年就业问题将是经济工作的首要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后劲,必将在2011年继续夯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十分敏感,但到如今也没有实质性进展,相信2011年百姓能够看到曙光。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任务,确定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具体目标,中低收入者应该有所期盼。

     2011年在改革上将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和推进。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改革。“改革顶层设计”得到加强的同时,一定要在改革是否符合实际、符合百姓意愿上斟酌再斟酌。收入分配改革社会反响强烈,已经到不能再拖的时候了。财税金融改革是老话题,关键在于如何向惠及民生、向百姓共享方向上改去。

     笔者要特别提醒的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已经开打。2010年先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利率,时隔两年罕见提高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收紧意图再明朗不过了。相信2011年货币政策组合拳必然重拳不断。如果说股市、楼市是流动性泛滥、货币超发行情的话,那么,货币政策工具如此力度回收、控制流动性,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股市、楼市流动性泛滥行情将会迅速消失,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