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一个光环,代表着成功,意味着股东和员工开始在“安全地带”舒服地发财了。如果在传统媒体时代,这么一副美景大部分是会实现的。可惜的是,现在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任何的懈怠、阴暗都会付出代价。越来越多的事实正在证明这个真理。以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的观察,虫子公关有400多篇博文,被搜索访问最高的是关于公关危机的博文。那么,我们来看看上市前后的的企业最容易遭受什么样的公关危机。
上市前容易遭遇的公关危机
上市在即,利益当前,股东管理层之间甚至家人之间闹将起来,不少。
虫子公关:这个现象很正常,但如果暴露在公众面前则有失体面,所以要上市先把“后院”打理好,即先把公关关系管理这个工作做好。案例:土豆网上市在即,创始人王微离婚风波。
即将上市的信息一旦公开,以前得罪过的甚至没得罪的人,往往会冒出来以各种名义举报揭发,拦路阻击,造成实质危机的,更多。
虫子公关: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如果“阴暗面”被曝光,且涉嫌司法,那大抵只能是死路一条了。怎么办?虫子公关认为,任何机构都有成为明星的机会,所以还是合法地发财吧,否则“摆平”的花费会让你心疼得昏厥。案例:胜景山河在上市前夜被喊停。理由是营业业绩有假。眼看钞票到手,生生把手缩回去,那恨、那愤真是想象不出。为此,胜景山河发动公关战,可惜的是结果堪忧。
上市后第一年容易遭遇的公关危机
一个野蛮生长的私人企业,突然变成一家公众公司,其实就象刚被驯化带上赛马场的野马,你办企业的整个前提都变了。你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公众投资人可能比你还关心你,他们热烈看好你或抛弃你,只是转瞬间的事;
虫子公关:改变“媒体公关”的公关模式,将“投资人、股东公关”纳入公关受众范围。案例:中国概念集体在美国纳斯达克“拦腰”缩水。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私企习惯报喜不报忧。西方的价值观则是,好的要报,坏消息也要报,是否投资由投资人自己决定。这种只报喜的价值观决定了很多事情,如就是上市了企业也没有把投资者公关当做公关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来考虑,对坏消息造成的损失预估不够,管理危机的手段也显生疏。
你得按照别人画好的线路跑,最好还按照他们习惯的速度和节奏平稳地跑,而且要一段一段提前预报:我下一季将跑多快,报快了报慢了起伏太大都不算乖。
虫子公关:虫子公关认为,如何对投资人公关对上市公司而言是个新任务,了解他们的期望是公关第一步。
公众投资人给你了你想要的草料(融资),但从此你自己所有的草料(钱)都得分得清清楚楚给他们看,这个口袋的不能装那个口袋,用来做扩产能的不能去做投资,用的地方和时间不对就是大问题。
虫子公关:学会如何守规矩地发布运营信息。这对中国的企业来讲,需要太长的时间去学习“诚实”做事。
说错话更危险,关于自己公司的事情比如业绩比如交易不能随便说,关于社会的事情比如捐款、劳动合同法等更不能随便说。
虫子公关:将“公关”、“受众”纳入血液,慎重“发声”,此条对上市公司的每个人适用,尤其是公司管理层。微博现在很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微博当做营销的平台,著名的人物就是360的周鸿祎。周鸿祎是个用微博成功的典型。霸王洗发水、圣元奶粉是使用微博失败的典型。互联网时代,上市公司的公关任务加重很多,说话更要当心。这一点,虫子公关要特别强调。
上市后的头12个月,你一直紧绷着的神经可能放松了些,但是,丑闻往往会在放松中悄然爆发。这里先举一些著名的例子:江西赛维,2007年6月美国上市,2008年1月爆出“库存门事件”,公司遭遇诚信危机;玖龙纸业(12.18,0.00,0.00%,经济通实时行情),2006年底香港上市,2008年初张茵在“两会”上批评《劳动合同法》,随即爆出“血汗工厂”事件。
虫子公关:公共关系管理的神经要绷紧!
本文引用了我尊敬的《创业家》主编牛文文的文章,未经过他本人同意,特此声明并感谢。观点是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马尔西所著,与牛文文无关。欢迎转载,请注明版权信息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http://www.przero.cn/post/281/
企业上市前后最易遭受的七大公关危机
评论
2 views